醉驾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呀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醉驾取保候审的期限是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等的可以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醉驾取保候审期限是一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醉驾取保候审的期限是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等的可以取保候审。
-
醉驾取保候审最长期限是多长时间
按照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
2020.02.08 129 -
醉驾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呢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取保候审期限为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2020.10.11 105 -
关于醉驾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呢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如果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2020.02.01 104
-
醉驾取保候审最长期限是多长时间
1、按照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 2、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
2022-05-18 15,340 -
醉驾取保候审最长限制多长时间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防止被刑事追诉而未被刑事拘留的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确保随传随到。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取保候审期限
2021-11-21 15,340 -
醉驾取保候审的时间是多长
醉驾如果不构成犯罪,不能取保候审。但如果情节恶劣构成犯罪,醉驾取保候审的时间不超过12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
2022-05-13 15,340 -
醉驾取保候审审察多久,醉驾取保候审多长时间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
2021-11-16 15,340
-
00:57
取保候审时间多长
取保候审时间多长,要根据具体的案件办理时间来确定,具体如下: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2、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适用取保候审。
4,734 2023.01.19 -
01:23
取保候审的期限有多长
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取保候审是指法院、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允许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针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有几率判
6,093 2022.04.17 -
01:16
取保候审需要多长时间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中的一种,是指公检法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
3,24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