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怎样解释自信的过失
怎样解释自信的过失

怎样解释自信的过失

2024-06-14 10
普法内容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到危险,因为过于相信自己,认为自己能够避免危险的发生,结果没有避免而发生危险。比如:甲是游泳教练,乙不会游泳,甲带乙去水库游泳,甲想到乙不会游泳,可能会出先危险,但是甲过于相信自己的游泳技能,认为有自己在乙不会发生危险,结果乙发生了危险,甲构成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应该预见到危险,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危险,结果导致危险的发生。比如:甲打猎,在靠近村庄的地方,甲应当预见草丛里可能有人,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危险而开枪,结果导致村民被击伤,甲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过失犯罪】自信过失犯罪《刑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可以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应当负有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对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刑法》第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换名话说,法律没有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相关知识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意外事件的界限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上行为人郡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理解自信过失犯罪
    如何理解自信过失犯罪

    自信过失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2024-05-06 11
  • 名词解释犯罪的过失
    名词解释犯罪的过失

    犯罪过失具体有以下几点: 1、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2、有第一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

    2022-01-13 38
  • 过失过于自信和过失过于过悟的区别
    过失过于自信和过失过于过悟的区别

    当事人所产生的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比较: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疏忽大意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

    2021-08-24 36
专业问答更多>>
  • 过于自信怎样构成自信过失

    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这是指行为人虽然已经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但是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轻率行动,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状态。对危险的认识仍未达到引起个人的高度重视,没有转化为改变个人行为

    2022-11-04 15,340
  • 过失爆炸罪的解释是怎么样规定的

    在过失爆炸罪司法解释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

    2022-08-15 15,340
  • 疏忽大意的过失怎样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怎么样认定?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怎样认定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这类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并且也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预见到危险因素的存在,心理上缺乏应付危险的准备性,因而在危险发生

    2022-11-01 15,340
  • 理解自信过失犯罪的方法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若一个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结果产生危害,但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并未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那么他/她可能犯下了过失犯罪。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这种过失犯罪行为只有

    2024-12-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失信人的后果怎样 01:08
    失信人的后果怎样

    失信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

    2,351 15,340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01:1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过失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与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相比,行为人并不是故意,而是过失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该种属于危害公

    1,901 15,340
  • 失信人员能怎么解除 01:15
    失信人员能怎么解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相关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员只要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人民法院应该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 1、失信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约定的义务或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2、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

    2,74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