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怎么投诉社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
怎么投诉社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

怎么投诉社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

2020-05-16 1,586
普法内容
社区居民可采用口头、电话、电子邮件或书面等形式进行向上级主管部门、监察部门投诉。为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加强监督和管理,保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可以要求制定社区工作者投诉处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二)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三)调解民间纠纷; (四)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五)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六)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社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在哪儿投诉,怎么规定
    社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在哪儿投诉,怎么规定

    社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可以到区政府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社区主管机关进行投诉。社区居民可采用口头、电话、电子邮件或书面等形式进行投诉。为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加强监督和管理,保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制定社区工作者投诉处理制度。社区负责人对居民投

    2023-07-01 17
  • 防疫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怎么办
    防疫工作人员态度恶劣怎么办

    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民间调解机构与公司调解,也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对一审结果不服还可以上诉。

    2020-10-25 428
  • 公职人员态度恶劣去哪投诉
    公职人员态度恶劣去哪投诉

    公职人员态度恶劣投诉方法有: 1.市长热线12345; 2.纪检委热线12388; 3.通过国家纪检委的官方网站投诉; 4.可以向该单位的纪检监察室反映投诉,也可以向该单位的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反映投诉,或者直接向当地纪委反映。

    2021-07-29 815
专业问答更多>>
  • 社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在哪儿投诉,怎么规定

    社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可以到区政府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社区主管机关进行投诉。社区居民可采用口头、电话、电子邮件或书面等形式进行投诉。为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加强监督和管理,保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制定社

    2024-10-06 15,340
  • 派出所怎么态度恶劣投诉

    派出所民警察态度恶劣的,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举报。涉及违法问题的也可以向当地纪委监察部门、检察院进行举报。根据我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做到: (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二)模

    2023-09-10 15,340
  • 物业门卫态度恶劣怎么投诉

    物业门卫态度恶劣的投诉方法如下:1、找物业经理投诉。如果是物业管理上的小问题,找物业经理即可,物业经理享有极大的决策权,有很大的自主管理权;2、找街道办反映。街道办事处受人民政府管辖,负责辖区方针政策

    2024-04-24 15,340
  • 如何投诉警察态度恶劣

    1、可以直接拨打公安机关的电话进行投诉,或者直接到公安机关的纪检督察部门投诉。 2、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以及行政监察机关投诉举报,受理投诉的机关会及时查处,并且将结果通知举报人。 3、对依法检

    2023-09-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投诉工商局工作人员怎么投诉 01:07
    投诉工商局工作人员怎么投诉

    投诉工商局工作人员的投诉方式如下:消费者通过信函、电子邮件和12315网站投诉平台等形式投诉,投诉应当载明以下内容:消费者的姓名以及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地址;投诉的要求、理由及相关的事实根据;投诉的日期等。按照规定工商

    14,913 15,340
  • 社保增加人员怎么操作 01:02
    社保增加人员怎么操作

    社保增加人员的操作每个地区都是不一样的,以广州为例如下: 1、首先,登录广东省电子税务局; 2、选择密码登录与企业业务,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 3、进入申报缴纳的社保费模块; 4、选择“社保增员登记”,进入增员界面,补充增员信息,完成后“确定

    8,846 15,340
  • 恶意投诉快递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00:52
    恶意投诉快递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恶意投诉,已属于侵犯他人名誉的范畴了。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需要承

    3,681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