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伙生意一方私自上门算不算诈骗
合伙生意一方私自上门算不算诈骗

合伙生意一方私自上门算不算诈骗

2020-09-20 120
普法内容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诈骗往往是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的。而受害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哥们义气”,也只好“束手就擒”,更有甚者,把有人寻访看做一咱荣耀,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继而“慷慨解囊”。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一方隐瞒生意流程算不算诈骗
    一方隐瞒生意流程算不算诈骗

    合伙做生意,一方隐瞒的,一般算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1-03-14 23
  • 合伙生意没有合同算诈骗吗
    合伙生意没有合同算诈骗吗

    合伙做生意没有合同的,一般不算诈骗。合伙做生意如果成立合伙企业的一般是需要签订合同的,但没有签订合同并不一定是诈骗,要看当事人是否存恶意欺诈才能确定是不是诈骗。

    2020-03-09 258
  • 以合伙做生意的方式骗取钱财算诈骗吗
    以合伙做生意的方式骗取钱财算诈骗吗

    以合伙做生意的方式骗取钱财算诈骗。 具有明显非法占有为目的,即以借款为名行诈骗之实,故应构成诈骗罪。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使不能按期归还,也往往因其意志以外的客观原因所致,使其暂时无力偿还,而并

    2023-06-06 43
专业问答更多>>
  • 两人合伙做生意,一个人私自把货款提走了,人也跑了这算不算诈骗?

    收集证据起诉处理,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 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

    2022-10-22 15,340
  • 没有合同的合伙生意合同书算不算诈骗

    1、合伙做生意如果成立合伙企业的一般是需要签订合同的,但没有签订合同并不一定是诈骗,要看当事人是否存恶意欺诈才能确定是不是诈骗。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

    2022-11-08 15,340
  • 合伙做生意钱被对方输了算诈骗吗

    不属于,协商不成,带着合伙协议,让对方返还您的投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节起诉和受理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

    2022-10-29 15,340
  • 合伙生意一方贪污30万,算不算犯罪

    一、算,涉嫌。二、法律依据《》第二百七十一条、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可以并处。三、立案标准根

    2022-10-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法夫妻一方不同意过夫妻生活算不算犯法 00:50
    合法夫妻一方不同意过夫妻生活算不算犯法

    合法夫妻一方不同意过夫妻生活的,不算犯法。法律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一方有权利拒绝过夫妻生活,另一方不得强迫对方履行夫妻义务,通过强硬手段让对方履行夫妻义务的,属于婚内强奸,行为人涉嫌构成强奸罪,司法机关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

    13,362 15,340
  • 不履行合同是否算合同诈骗 01:21
    不履行合同是否算合同诈骗

    大家好,我是法师兄的特邀律师田雯。不履行合同是否属于合同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不履行合同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拒绝履行,即合同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二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客观上已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法律禁止该合同义

    1,608 15,340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2,046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