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职工工地发生工伤无伤残怎么赔偿
职工工地发生工伤无伤残怎么赔偿

职工工地发生工伤无伤残怎么赔偿

2020-02-17 143
普法内容
职工工地发生工伤无伤残获得以下赔偿: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以及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其他。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发生工伤事故工地怎么赔偿
    发生工伤事故工地怎么赔偿

    发生工伤首先应当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其次应申请

    2024-06-18 25
  • 2023劳务用工发生工伤九级伤残,离职后怎么赔偿
    2023劳务用工发生工伤九级伤残,离职后怎么赔偿

    如果能确定是劳动关系才有工伤一说,如果只是劳务关系就不是工伤,应该属于雇主责任。

    2024-05-18 29
  • 工地发生工伤应该得到哪些赔偿,工伤怎么赔
    工地发生工伤应该得到哪些赔偿,工伤怎么赔

    工伤办理程序《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1、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

    2024-06-01 21
专业问答更多>>
  • 工地发生工伤,工伤赔偿标准,工伤如何赔偿

    劳动者在工地骨折的,经过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后,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进行赔偿,不同的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是不同的,具体的赔偿标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2022-08-20 15,340
  • 伤残职工工资怎么发

    首先要了解伤残包括:⑴医疗费,⑵住院伙食补助费,⑶护理费,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者月工资×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级月份数不等),⑸一次性医疗补助金:重庆职工平均月工资标准×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

    2022-08-02 15,340
  • 未定残的职工发生工伤怎么办

    第一,工伤的时效为一年,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程序;第二,工伤程序复杂:如何受害职工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受害职工先要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认定在事发时受害职工与用人单位

    2022-03-18 15,340
  • 在工地上下班受伤伤残无级别工伤怎么赔偿

    工伤的赔偿包括:(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2023-03-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建筑工人发生工伤怎么赔付 01:18
    建筑工人发生工伤怎么赔付

    1,确认劳动关系后,申请工伤认定。2,要求用人单位垫付医疗费,进行治疗。注意尽量不要自己垫付医疗费,否则以后处理工伤,无论是协商解决还是打官司都非常的被动。3,收集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这一点相当关键,劳动关系证明材料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必备材料

    2,056 15,340
  • 工伤十级伤残赔偿明细表 00:57
    工伤十级伤残赔偿明细表

    工伤十级伤残赔偿的具体金额,还是要按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劳动者是因为工伤才导致出现十级伤残的,那么该劳动者可以首先领取一笔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赔偿金额通常是七个月的员工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6,388 15,340
  • 发生工伤后如何索赔 01:56
    发生工伤后如何索赔

    发生工伤事故后索赔的流程是以下三点: 1、先到医院就医,在就医的同时,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相关赔偿事宜; 3、协商不成后,应及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到仲裁委员会申

    14,782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