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自然人的住所地一般以户籍信息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住地进行确定,其经常居住地和住所不一致的,住所一般以经常居住地进行确定。住所是指为使法律关系集中于一处而确定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地址,是公民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主要基地或中心场所。
自然人住所地的认定如下: 1、自然人的住所地以户籍信息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住地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和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可以视为住所; 2、住所是自然人从事法律行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中心地。 住所的规定是: 1、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
自然人的住所对于婚姻登记、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债务履行地、司法管辖、诉讼送达等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自然人住所的分类: 我国民事立法只对自然人的住所做了概括性规定,而未作具体规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徙,仍有探讨自然人住所种类之
自然人以其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住地为为住所地,如果其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此外,根据相关规定,住所地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层面上确定的生活和法律关系的地点。
自然人住所地以户籍信息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住地为准,法律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记的居所为住所;常住与住所不一致的,常住视为住所。 所谓住所,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层面确定的生活和法律关系的地方。即自然人从事法律行为,参与社会活动的中心。 经常居住是指自
法人被告住所地如何确定 公司住所确认的大原则是“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公司法》第十条,“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如果公司有多个实际营业地址,为了尽可能减少被告提出管辖异议的可能性和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法院经过审查之后就会进行受理。法院在受理破产后,会确定一个合理的期限让债权人申报债权,债权人可以在此期限内进行申报。未在该期限内申报的,可以在法院进行最后的财产分配前,进行补充申报
原则上,自然人股东死后,其股权可以由其合法继承人进行继承。因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指的是,公民死亡时所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那么就自然人股东的股权来说,其性质属于股东的财产权,而自然人的合法财产是可以依法被继承的。因此,对于自然人的合法
个人所得税交多少,分为如下几个档次:第一,如果个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那么税率为3%。第二,如果个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6000-144000元的,那么税率为10%。第三,如果个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44000-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