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无权处分合同的法律后果
无权处分合同的法律后果

无权处分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1-29 125
普法内容
无权处分合同的法律后果:如果合同是依法订立的,该合同有效,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拘束力,当事人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如果该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则该合同没有效力。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并不受无权处分行为的影响。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规定无权处分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无权处分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无权处分合同无效时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在处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善意的第三人或不知无处分权的处分人基于意思表示不真实行使撤销权的情形之下使合同无效。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之下,交易安全的保护已经没有了多大意义,这时的法律调整应该着重于保护权利人的

    2021-03-19 201
  • 未经同意的分包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未经同意的分包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分包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1-08-05 76
  • 夫妻共同财产无权处分的后果
    夫妻共同财产无权处分的后果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构成无权处分。

    2021-01-15 221
专业问答更多>>
  • 如果无权处分合同是无效的?

    无权处分未经追认的合同一般对于被代理人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是无效的合同。对于无权处分的合同,被代理人在收到通知后的30日内拒绝追认的,其合同存在法定无效事由,是无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

    2022-07-04 15,340
  • 《刑法》无权处分追认的后果

    无权处置的后果:受让人依法取得房地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原所有人不能追回财产;但原所有人可以要求无权处分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交付给自己。

    2021-12-12 15,340
  • 无权处分后果赔偿合同有效吗

    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时,合同自始有效。 行为人未取得处分权,权利人又不追认的,合同无效。但该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而,在第三人为善意时,构成善意取得,

    2022-10-14 15,340
  • 房屋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有没有法律规定

    无权处分房屋的,所有权人可以收回房权,售房人需要对买房人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其损失;买房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已经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房屋所有权人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售

    2023-06-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解除合同后的法律效果 01:23
    解除合同后的法律效果

    解除合同后的法律效果如下: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1,189 15,340
  •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01:05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的合同。因为无权处分人无法取得标的物所有权或处置权导致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善意相对人可以基于合同向无权处分人主张违约责任或要求解除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责任。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

    4,586 15,340
  •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 01:00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

    股权代持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股权代持,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名义股东取代实际出资人的股东地位,在公司中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实际出资人往往只享有依代持协议

    2,575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