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的探讨是什么
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的探讨是什么

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的探讨是什么

2021-01-04 139
普法内容
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的探讨: 一、无效说。在我国民事立法上,无权处分行为一般应归于无效。 二、效力待定说。该条规定应理解为我国民事立法针对无权处分行为所设置的一般规定,亦即无权处分行为当属效力待定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一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无权处分行为是不是效力待定?
    无权处分行为是不是效力待定?

    无权处分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合同是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合同是否具有效力要依据权利人是否追认而定的。

    2021-02-01 632
  • 什么是合同效力无权处分
    什么是合同效力无权处分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为合同有效。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若是构成善意取得要件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2021-01-23 159
  • 2023无效收养行为的效力条件是什么
    2023无效收养行为的效力条件是什么

    收养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收养关系无效的条件有: 1、行为人没有相应的行为能力的;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 3、违法了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4、收养人有子女而收养非孤儿、弃儿或非残疾儿童的;

    2024-05-27 29
专业问答更多>>
  • 无权处分行为是效力待定行为吗

    在当事人未享有合法处分权的情形下缔结的合同,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其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类型。在此种情况下,无权处分人擅自处置他人财产,若经过权利人的事后确认或无权处分人在订立合同时已然取得了所处分财物的合

    2024-09-09 15,340
  • 无权处分行为 是什么意思?

    所谓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例如,甲将某物借给乙使用,乙将该物非法转让给丙,乙丙之间的属于因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无权处分)主要包括两种情形:其一是无所有权。以

    2022-08-28 15,340
  • 为哪些无权处分债权行为有效

    《》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此条规定了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之一的无权处分行为。

    2022-09-03 15,340
  • 无权处分的强制性效力

    一般情况下,对财产的处分权是属于所有人的,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并且很可能构成对他人财产的侵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特殊情况下的无权处分行为,法律出于鼓励交易的考虑,规定经

    2022-05-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01:05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的合同。因为无权处分人无法取得标的物所有权或处置权导致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善意相对人可以基于合同向无权处分人主张违约责任或要求解除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责任。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

    4,586 15,340
  • 探望权执行的方式是什么 02:00
    探望权执行的方式是什么

    探望子女的方式和频率由夫妻双方离婚时自行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探望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

    1,143 15,340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是怎样的 00:49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是怎样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规定于我国《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其又被称为履行合同中的抗辩权或不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未规定何方先履行的,一方在他方未履行对待给

    588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