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入户盗窃转化入户抢劫怎样认定
入户盗窃转化入户抢劫怎样认定

入户盗窃转化入户抢劫怎样认定

2020-08-15 104
普法内容
认定入户盗窃抢劫的标准是: 1、行为人实行犯罪行为时,是以暴力或胁迫等方法,且受害人是知情的; 2、行为人以暴力或胁迫等方法使受害人失去反抗能力,从而实现犯罪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盗窃后转化为抢劫是不是入户抢劫?
    盗窃后转化为抢劫是不是入户抢劫?

    犯罪分子实施入室盗窃后又转化为抢劫的,一般是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应当按照抢劫罪的规定进行处罚。《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入户抢劫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

    2020-07-19 124
  • 入户盗窃后抢劫是入户抢劫吗
    入户盗窃后抢劫是入户抢劫吗

    虽然抢劫案件常常发生在家中,如果行为人为实施其他犯罪目的而擅自闯入他人住宅,但是在居室内却临时萌生了实施抢劫的念头,则此种情况并不属于我们所谓的“入户抢劫”范畴之内。若是犯罪嫌疑人先采取了入室盗窃的手段,然后在盗得财物之后突然决定对受害者加

    2024-05-13 22
  • 盗窃转化为入户抢劫需具备什么条件
    盗窃转化为入户抢劫需具备什么条件

    盗窃转化为入户抢劫需具备的条件: 1、行为人实施了入户盗窃的行为; 2、当场实施了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 3、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原因是“被发现”。

    2020-04-13 125
专业问答更多>>
  • 入户盗窃入户抢劫如何认定入户抢劫是否构成犯罪

    发现入户盗窃,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为威胁,如暴力发生在室内,此时需要区分暴力的程度和危害的大小。若造成受害人轻伤以上,则应定入户抢劫,反之,若仅造成轻伤,则应定转化型抢劫。由于按照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2021-11-20 15,340
  • 盗窃后转化为抢劫是不是入户抢劫罪

    1、犯罪分子实施入室盗窃后又转化为抢劫的,一般是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应当按照抢劫罪的规定进行处罚。《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入户抢劫的

    2022-06-11 15,340
  • 入户盗窃转化为抢劫是否构成抢劫罪

    盗窃后转化为抢劫的,如果在入户盗窃过程中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只要行为人在户内实施暴力就构成入户抢劫,构成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8-05 15,340
  • 入户抢劫如何认定, 入户抢劫怎样认定定罪

    根据《抢劫解释》第一条规定,认定“入户抢劫”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户”的范围。“户”在这里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一般情

    2022-03-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入户盗窃量刑标准是什么 00:59
    入户盗窃量刑标准是什么

    入户盗窃,指的是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进入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和侵占公私财物管控权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入户盗窃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或实施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

    2,680 15,340
  • 怎么认定抢劫罪 01:22
    怎么认定抢劫罪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抢劫罪的标准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

    8,228 15,340
  • 入室抢劫可以无限防卫吗 01:24
    入室抢劫可以无限防卫吗

    对于抢劫是否可以采取无限防卫措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加以判断。因为一般情况下,行为人想要采取防卫措施,必须要在适当的限度之内,也就是不能防卫过当,这样才能依据正当防卫的规定,而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如果在面对一些法定的

    5,49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