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关于善意第三人和和善意主张的区别
关于善意第三人和和善意主张的区别

关于善意第三人和和善意主张的区别

2021-01-19 172
普法内容
善意第三人是指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的人,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的权利人。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善意取得和善意占有区别
    善意取得和善意占有区别

    善意取得和善意占有区别: 1、善意占有是指占有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自己无占有的权利而为的占有; 2、善意取得制度系指动产占有人以动产所有权的移转或其他物权的设定为目的,移转占有于善意第三人时,即使动产占有人无处分动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

    2023-05-05 23
  • 善意第三者
    善意第三者

    善意第三人,是指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的人,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的权利人。

    2021-01-08 327
  • 什么叫做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是怎么回事
    什么叫做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是怎么回事

    善意第三人,即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经办理了登记的权利人。

    2021-02-07 328
专业问答更多>>
  • 合伙与善意第三人的关系

    合伙与善意第三人的关系 合伙企业法第37条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是指与合伙善意进行民事行为的人,包括善意取得合伙财产和善意

    2023-01-29 15,340
  • 捐款和善款的区别

    捐款和善款的区别为:善款是指用于慈善事业的钱款;而捐款是捐助钱财,按照目的区分的话,有慈善性质的和政治性质两种。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

    2023-08-29 15,340
  • 什么是善意取得和切断抗辩的区别

    1、发生的前提不同。票据抗辩切割的发生前提是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持票人前手之间存在抗辩事由,如果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持票人前手之间没有抗辩事由,则根本不需要适用票据抗辩切割制度。而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须

    2021-10-27 15,340
  • 民法总则对善意第三人的概念是否明确规定了善意与恶意的区别与认定

    没有明确条文规定。善意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民法上的善意应为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行为相对方不具备做出某行为的资格而与之建立相关民事法律关系。而民法对恶意认定为明知对方不具备做出某行为的资格还与之建立相关民

    2022-03-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被告和第三人有何区别 01:55
    被告和第三人有何区别

    被告和第三人一般有以下的以下的四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被告人,根据我国程序法的相关规定,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第三人是指对于已经开始的诉讼,以该诉讼的原被告为被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

    10,837 15,340
  •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00:48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伤害他人的身体。而故意杀人罪则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违反刑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两者在责任形式上存在区别。故意伤害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即行为人对

    2,307 15,340
  •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281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