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竞业禁止协议效力是如何认定的
竞业禁止协议效力是如何认定的

竞业禁止协议效力是如何认定的

2020-10-09 102
普法内容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竞业禁止协议有效: 1、竞业禁止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保护商业秘密。 2、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企业一方,应是拥有商业秘密的权利人。 3、竞业禁止的期限恰当。 4、应当给予负有保密义务的人一定经济补偿。 5、竞业禁止的范围应与雇员在企业任职时接触或可能接触到的商业秘密的范围相适应,竞业禁止的地域应仅限于与商业秘密竞争利益有关的地域范围。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研究怎么完善
    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研究怎么完善

    目前,我国法律仍然没有就竞业禁止协议效力判断标准进行统一、详细的规定,而散见于国家一些法律和部委规章中。

    2020-02-19 72
  • 1如何判定竞业禁止协议是否合理
    1如何判定竞业禁止协议是否合理

    一、要注意限制的行业范围是否合理。竞业禁止的范围应与公司职员在本单位任职时接触或者可能接触的商业秘密的范围相对应,而不应扩至行业领域。禁止公司职员不得从事相同的行业无异于强迫公司职员在离职后必须转行,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细分的时代,这种

    2020-06-22 149
  • 离职后竞业禁止协议是什么法律效力
    离职后竞业禁止协议是什么法律效力

    离职后,如果用人单位按照约定支付了补偿金的,那么竞业禁止协议就具有限制劳动者从事竞业协议上面不得从事的行业的效力。如果没有按照约定支付补偿的,那么不具备效力。

    2020-04-20 147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司法中对竞业禁止协议的规定是什么?如何约定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

    既然你要签竞业禁止协议,我就把关于竞业禁止这方面的内容系统的跟你讲一下吧: 竞业禁止也称竞业限制,它是禁止掌握雇主商业秘密的特定雇员在任职期间或离职后一定时期内利用该商业秘密与本单位竞争,从而保护雇主

    2022-03-08 15,340
  • 如何判定竞业禁止协议是否合理

    一、要注意限制的行业范围是否合理。 竞业禁止的范围应与公司职员在本单位任职时接触或者可能接触的商业秘密的范围相对应,而不应扩至行业领域。禁止公司职员不得从事相同的行业无异于强迫公司职员在离职后必须转行

    2022-05-22 15,340
  • 竞业禁止协议补偿金如何确定, 如何确定竞业禁止协议补偿金数额标准

    竞业禁止补偿金如何确定,竞业禁止补偿金标准既有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地方,也有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内容,有些时候还可以通过司法裁定解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一)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

    2022-03-22 15,340
  • 竞业禁止协议中的竞业限制数量如何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

    2022-11-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竞业禁止 01:30
    什么是竞业禁止

    竞业禁止,又可以称为“竞业限制”、“竞业回避”或者“竞业避让”;一般是针对公司法中所规定的公司内高级管理人员,例如董事长、经理等等不得在在职期间或离职后约定的期限内,自行或与他人合作经营与其所就职的公司同类型的相关业务。 在合同法中,竞业禁

    1,591 15,340
  •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01:15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在我国,合同双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方式,就包括了协议解除以及法定解除两种类型。协议解除主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的方式,或者根据事先约定的条款,结束合同法律关系的行为。协议解除主要涉及的法律,就包括了我国的合同法以及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民法典

    1,300 15,340
  • 私下签的股权转让协议法律效力如何 00:53
    私下签的股权转让协议法律效力如何

    私下签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签署协议的双方是否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且是否有能力,有资质签订该协议。第2个方面,该协议是否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是否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第3个方面是协议是否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1,572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