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2023下班后死亡赔偿标准
2023下班后死亡赔偿标准

2023下班后死亡赔偿标准

2020-03-27 17
普法内容
下班后,由于工作原因死亡的,属于工伤,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但是若是职工下班后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死亡的,是没有赔偿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 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下班后死亡老板要赔偿吗
    下班后死亡老板要赔偿吗

    员工下班路上出交通事故并致死亡,老板不需要赔偿,但员工在下班路上因为非本人主要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并致死亡的,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2020-04-22 241
  • 下班后酒驾摩托车死亡工伤赔付标准
    下班后酒驾摩托车死亡工伤赔付标准

    建议最好及时委托律师介入了解案情,详细计算赔偿金额,有效地帮您处理赔偿事宜,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本律师,很乐意为您提供法律援助。

    2024-07-03 11
  •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死亡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死亡赔偿标准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死亡的赔偿标准为: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

    2021-04-06 522
专业问答更多>>
  • 下班后死亡如何赔偿,2023最新规定是什么

    下班后,由于工作原因死亡的,属于工伤,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但是若是职工下班后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死亡的,是没

    2023-08-07 15,340
  • 下班后上下班途中死亡如何赔偿?

    下班后,由于工作原因死亡的,属于工伤,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但是若是职工下班后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死亡的,是没

    2022-06-10 15,340
  • 下班后突发心肌梗塞死亡赔偿标准怎么算

    尚不够成工伤,工伤需要在工作时突发疾病48小时内死亡!因此只能看公司有无相关政策,法律上没有依据。

    2022-10-10 15,340
  • 加班时发病下班后死亡工亡怎样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

    2022-08-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上班时间死亡如何赔偿标准 00:55
    上班时间死亡如何赔偿标准

    劳动者上班时间死亡的,那么死者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赔偿金。丧葬补助金一般是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

    2,428 15,340
  • 医疗纠纷死亡赔偿标准 01:22
    医疗纠纷死亡赔偿标准

    医疗纠纷死亡赔偿标准为: 1、被扶养人生活费,该费用以死者生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2、丧葬费,该费用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3、精神损害抚慰金,该费用按

    1,280 15,340
  • 学生在校死亡赔偿标准 00:56
    学生在校死亡赔偿标准

    学生在校死亡的死亡赔偿金标准是:按照二十年的学校所在地上一年度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按照二十年计算。但是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在

    10,957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