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国家关于婚假的详细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
二婚能有婚假,这是法定的假期。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教师是有婚假的。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将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也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 4、
不管几婚,只要是合法生育都可以依法享受婚假,头婚没有享受婚假与二婚没有关系。全国规定的婚假是3天,大约60%的省份另行规定了延长婚假,天数不同,具体可以参考单位所在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纪(女20岁,男22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纪(女23岁,男25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两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
二婚也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具体的天数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探父
没有变动。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三天的婚假。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再婚职工与初婚职工的法律地位相同,对于再婚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其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但需要注意的是,再婚不能再享受因为晚婚而延长的待遇。其实,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均没有提及婚假
夫妻为购房假离婚没有法律效力。因为当事人夫妻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都有表示自己意思的自由,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他们离婚的动机是为了买房还是其他,只要双方自愿到民政局按法定程序办理了离婚手续并领取离婚证,婚姻关系就已经解除。办理离婚
没有结婚证的离婚程序须视情况而定。 曾经办理过结婚登记,但结婚证丢失的,双方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其中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补发结婚证。补领结婚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