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员工带走老客户违法吗
员工带走老客户违法吗

员工带走老客户违法吗

2020-03-21 150
普法内容
员工跳槽后带走原公司客户是违法行为。 员工跳槽后带走原公司客户侵犯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为新的公司带来了经济利益,是违法行为。如果和员工签的《保密协议》中,已经明确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那么这一规定对员工就有约束力。即使不构成商业秘密,作为员工也有义务不予泄漏。 商业秘密包括: 1、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经营信息; 2、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技术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监督检查部门调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五条,监督检查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调查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离职员工可以带走自己发展的客户吗
    离职员工可以带走自己发展的客户吗

    员工离职是不可以带走自己发展的客户的,员工离职后带走原公司客户是违法行为,可能会侵犯原公司的商业秘密,原公司如果和员工签的相关协议中,已经明确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那么这一规定对员工就有约束力。即使不构成商业秘密,作为员工也有义务不予泄漏。

    2020-09-04 573
  • 业务员带走公司客户属于犯法么
    业务员带走公司客户属于犯法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业务员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离职后带走公司客户的,是不是违法要看保密协议的约定,如果违反约定给造成公司损失的,就是违法的。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

    2020-10-24 616
  • 和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把公司客户带走了
    和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把公司客户带走了

    用人单位需要承担未签劳动合同的责任,就是后续补签了劳动合同也不能免除未签劳动合同的责任。未签劳动合同出具劳动纠纷通常需要提供其他证据来证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

    2020-01-12 231
专业问答更多>>
  • 员工离职怎么带走客户?

    辞职后,职工可带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和养老保险手册,到参保所在地的社会保险局,办理续保手续(外地职工可以办理转移社保关系)将个人社保关系转移到个人帐户(部)后,有经济条件的可以继续缴纳社保费,没

    2022-08-17 15,340
  • 工厂辞职后客户又带走是否违法?

    员工跳槽后带走原公司客户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为新的公司带来了经济利益,是违法行为。 如果和员工签的《保密协议》中,已经明确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那么这一规定对员工就有约束力。劳动者违反

    2022-07-11 15,340
  • 员工离职带走客户怎么解决

    员工离职后,带走客户,那么就是公司的客户管理不健全所致,因此,以后应该建立业绩考核表,把员工接触的客户做个备案台帐,然后,安排公司相关部门按时回访客户,建立公司直接联系客户的局面,那么以后劳动者辞职,

    2022-10-20 15,340
  • 业务员签保密协议带走客户是否违法?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业务员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离职后带走公司客户的,是不是违法要看保密协议的约定,如果违反约定给造成公司损失的,就是违法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

    2022-11-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购买客户信息违法吗 01:04
    购买客户信息违法吗

    购买客户信息违法。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盗取他人个人信息侵犯了公民个人的权益,因此属于犯罪范畴。购买个人信息违法,严重时就会构成犯罪,受到刑法追究。一般来讲,买卖隐私信息将构成违法行为。在网上花钱购买客户的隐私信息,会产生民事责任后果,受害

    5,296 15,340
  • 公司用个人账户走账算违法吗 01:17
    公司用个人账户走账算违法吗

    公司用个人账户走账算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存款人使用银行结算账户,不得有下列行为:1、违反法律规定规定将单位款项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2、违反本办法规定支取现金;3、利用开立银行结算账户逃废银行债务;4、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5、从基本

    13,660 15,340
  • 做高仿老板犯法员工也犯法吗 01:04
    做高仿老板犯法员工也犯法吗

    做高仿老板犯法员工是否也犯法,要看该员工是否起到主要的作用。如果该员工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高仿制作的,那么不构成犯罪。如果员工是制作高仿的从犯,那么涉嫌诈骗罪,量刑会参照主犯的量刑,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2,425 15,340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