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过失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吗
过失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吗

过失犯罪不存在间接正犯吗

2020-12-20 123
普法内容
过失犯罪存在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或无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的人。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危险犯不存在过失犯罪
    危险犯不存在过失犯罪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中是有危险犯的,例如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因过失行为构成放火罪、决水罪等,就是属于危险犯。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

    2024-06-10 21
  • 过失犯罪里的正犯有没有间接负罪
    过失犯罪里的正犯有没有间接负罪

    过失犯罪里有没有间接正犯。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而间接正犯是直接正犯的对称,又称间接实行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

    2020-03-22 111
  • 我弟弟间接犯罪了,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形态吗?
    我弟弟间接犯罪了,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形态吗?

    刑法分则中有关故意犯罪的条文,除了某些条款明确规定构成某一犯罪必须具备特定的犯罪目的,需要由直接犯罪故意才能构成以外,一般故意犯罪条款中都包括了直接犯罪和间接犯罪两种形式。因此,司法实践中在制作法律文书时,不应当出现构成直接故意某某罪,或间

    2024-06-04 20
专业问答更多>>
  • 间接故意致人死亡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吗?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

    2022-06-26 15,340
  •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是怎样的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

    2022-07-03 15,340
  • 间接犯罪和过失犯罪不具备

    间接犯罪有目的,只是目的和结果可能不太相同。犯罪分子对结果的发生是放任的态度,如我想烧你家房子,我也知道你可能在家,我点着房子就走,至于是否烧死你我不管,如你不幸,我这就是间接故意。我本来目的烧房子,

    2022-08-09 15,340
  • 危险犯是不存在过失犯罪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中是有危险犯的,例如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因过失行为构成放火罪、决水罪等,就是属于危险犯。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

    2022-08-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吗 01:05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吗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父母有过过失犯罪行为的,子女可能会在政审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

    5,006 15,340
  •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95 15,340
  •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 00:57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

    防卫过当也会构成犯罪,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人进行防卫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过当的前提条件。防卫过当应具

    2,44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