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的区别
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的区别

答辩期限和举证期限的区别

2020-04-16 288
普法内容
答辩期限指原告起诉后,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并指定答辩期限,让被告提交答辩状。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履行提供证据责任的期间,在举证期限内,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举证期限是指法院指定或双方约定在某一时期内向法院提供证据,过期的证据不被法院支持。举证期限可以是法院指定的也可以是当事人双方约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可以重叠吗
    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可以重叠吗

    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可以叠加的。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

    2020-07-13 20
  • 放弃举证期和答辩期
    放弃举证期和答辩期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2、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

    2020-10-02 561
  • 答辩时间和举证期限的顺序是怎样的
    答辩时间和举证期限的顺序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答辩在前,举证在后。不过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可以叠加的。答辩状一般都是收到起诉书的十五日,举证期限一般都是在开庭前可以有法院根据具体的案情情况,具体分析然后确定举证期限。

    2021-11-22 870
专业问答更多>>
  • 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是否叠加

    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可以叠加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

    2024-08-29 15,340
  • 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限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答辩状一般是受到起诉书后的15日,举证期限一般在开庭前也可以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确定期限,但在收起诉书副本的时候,法院会将相关的期限书面通知签收人。答辩是答辩人对起诉的书面答复或反驳,举证是对案件事实提

    2023-02-27 15,340
  • 离婚举证答辩状的期限

    1、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2、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

    2022-07-20 15,340
  • 举证期限与答辩期限是一样吗?

    证据期限和辩护期限是不同的概念,因案件的不同期限而不同。证据期限是指法院指定或双方同意在一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供证据,过期的证据不得法院支持。辩护期限是指原告起诉后,法院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指定辩护期

    2021-12-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限制和禁止的区别 01:15
    限制和禁止的区别

    竞业禁止和竞业限制的区别,具体如下: 1、竞业禁止和竞业限制的性质不同:竞业禁止是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规定应承担的忠实义务,属于法定义务。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设立的义务,双方通过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与劳动者规定竞业限制条

    2,644 15,340
  • 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区别 01:03
    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区别

    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工作年限一般是指,组织人事部门行文录用,或者聘用为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具体日期。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 2、工龄计算时间是指计算工

    20,926 15,340
  •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01:34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股东人数的要求不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存在上限,其股东人数不得超过50人,最少可以是1人;股份有限公司至少应有2名发起人,发起人人数应在2人以上200以下。股份有限公司对于股东人数没有上

    12,475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