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等本等息是否合法
等本等息是否合法

等本等息是否合法

2022-04-17 1,378
普法内容
民间借贷利率不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是合法的,受法律保护。年利率在24%-36%之间,不支持不反对。等本等息是指在民间借贷中,每月应还的本金相等,利息相等,而且利息不随本金的减少而减少,这在法律上并不违法。也就是说,借款人以利息超过24%、无需支付超过部分利息为由,向法院起诉贷款人返还已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年利率超过36%的,应当返还。因此,等本等息是否合法,取决于双方约定的利率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即约定的利率在24%以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  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等本等息是高利贷吗
    等本等息是高利贷吗

    等额本息计算方式不算是高利贷,具体要看利率是多少。高利贷的前提是奶奶利率超过了银行同期利率的四倍,一般是年利率超过了24%就算是高利贷,但是等额本息的计算方法是累计计算利息的,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本身没有错,很难计算出是高利贷。

    2020-12-06 1,163
  • 有什么高利贷是等本等息?
    有什么高利贷是等本等息?

    等本等息一般不算高利贷,等本等息是贷款的一种还款方式,是指每期还款的本金相等利息也相等,即将贷款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当中,每个月还款数额固定,利息不会随本金的减少而减少。

    2022-03-28 54
  • 等额本金好还是等额本息还款好
    等额本金好还是等额本息还款好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以其还款金额始终保持相同而闻名,它使得每位借款人在每个月均需承担同等的还款压力,这种方式更便于借贷人家庭有效地规划和支配他们的收入与支出,故此对那些深谙投资之道、擅长财务管理的家庭而言,等额本息还款无疑是最适宜的类型之一。若

    2024-05-17 53
专业问答更多>>
  • 等本等息借款合同是指什么

    (1)借款金额 (2)借款用途 (3)借款期限 (4)贷款利率 (5)存入自筹资金 (6)贷款拨付 (7)违约和违约处理

    2022-07-29 15,340
  • 什么是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计算公式是什么,等额本息的方法有哪些

    “等额本金”还款:就是借款人将本金平均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还款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这种还款方式相对于“等额本息”来说,总的利息支出较低,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较多,还款负担逐月递减。它

    2022-02-11 15,340
  • 如何区别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

    还款,每月还款额是固定的,其中包含了每月应偿还的利息及本金。等额本金还款,每月偿还本金是固定的,另外再加上应偿还的利息。至于说划算,在同等条件下,等额本金方式所偿还的总利息要比等额本息少,这个是等额本

    2022-08-29 15,340
  • 还款计划等额本息好还是等额本金好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这种方式在偿还初期的利息支出最多,本金还得相对较少,以后随着每月利息支出逐步减少

    2023-06-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因单位等级考核末等被解雇合法吗 01:34
    因单位等级考核末等被解雇合法吗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2、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仅仅以末位淘汰制作为依据或理

    1,620 15,340
  • 违约是不是等于合同解除 01:05
    违约是不是等于合同解除

    合同违约不等于合同解除。合同违约是指,合同当事人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符合约定的情形。而合同解除是指,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依据法律规定,解除合同效力的情形。这两者在发生原因及后果等方面存在区别。首先,在发生的原因上,合同违

    1,253 15,340
  • 等价有偿是我国什么的基本原则 02:03
    等价有偿是我国什么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失效)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条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采用分别条文规定,删除了“等价有偿”。但是,等价有偿

    2,690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