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个人信用报告区分善意和恶意欠款吗
个人信用报告区分善意和恶意欠款吗

个人信用报告区分善意和恶意欠款吗

2021-02-02 214
普法内容
个人信用报告是不会区分善意和恶意欠款的,信用报告仅会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状态和结果作出记录。我国《民法典》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个人信用报告那个负责人是善意还是恶意
    个人信用报告那个负责人是善意还是恶意

    个人信用报告不划分善意和恶意欠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是对个人过去信用行为的客观记录,只划分是否欠钱,欠多少,并不对个人的信用好坏进行定性的判断。

    2020-09-10 98
  • 什么是信用卡恶意欠款,信用卡恶意欠款有什么后果
    什么是信用卡恶意欠款,信用卡恶意欠款有什么后果

    1、如果是小额度的逾期记录,以后房贷、车贷、个人贷款的时候,可能会被银行限制。 2、如果涉及数额较大,可能会违反法律:银行信用卡持有者,其透支金额达到5000元(不算利息),逾期三个月不还(从计息日开始计算),经银行多次催缴仍未还款者,属于

    2024-07-01 43
  • 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
    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

    善意占有是指不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占有为非法占有。恶意占有是指不法占有人在占有他人财产时,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占有为非法占有。

    2021-02-27 1,011
专业问答更多>>
  • 恶意透支信用卡和善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区分

    我国刑法学界通说认为,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内容不同,即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意图,没有这一意图的即为善意透支,否则即为恶意透支。换言之,善意透支是先用后还,

    2023-03-29 15,340
  • 怎么区分恶意透资和善意透资

    1、一般来说,行为人连续透支造成巨大透支额或者对已透支额未按期归还又继续超限额透支且拒不偿还的均可认为属恶意透支; 2、如果行为人在限额内透支或虽超过限额透支但按期偿还的则属于善意透支。

    2023-09-29 15,340
  • 如何区分善意透资和恶意透资

    1、一般来说,行为人连续透支造成巨大透支额或者对已透支额未按期归还又继续超限额透支且拒不偿还的均可认为属恶意透支; 2、如果行为人在限额内透支或虽超过限额透支但按期偿还的则属于善意透支。

    2023-05-10 15,340
  • 信用卡诈骗中如何区分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

    分清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正确认定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不同的主观故意。二者在客观表现上虽然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前者的行为人是为了先用后还,届时

    2023-03-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恶意拖欠货款怎么处理 01:16
    恶意拖欠货款怎么处理

    恶意拖欠货款的处理方法有以下三点,分别是: 1、恶意拖欠货款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1)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如果债务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

    3,771 15,340
  • 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判刑 01:17
    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判刑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恶意透支属于违约行为,需依照信用卡领用合同承担违约责任,但符合一定条件将成立犯罪。《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

    1,808 15,340
  •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00:48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伤害他人的身体。而故意杀人罪则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违反刑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两者在责任形式上存在区别。故意伤害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即行为人对

    2,331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