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平等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遵循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违背公序
以下民事活动违背公序良俗: 1、危害国家公序型,比如以从事犯罪或帮助犯罪行为为内容的合同; 2、公害家庭关系型,比如约定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 3、违反道德型,比如以性行为为对价获得借款的合同; 4、射幸行为型,如赌博有,巨奖销售变相赌博等;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以下这些原则: 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
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3、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要具备以下条件才能从事建筑活动: 1、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经资质审查合格,已经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如建筑许可证; 2、有符合国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出现下列的七种民事行为,会被认定为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
法院民事起诉的流程为: 1、先通过一审程序,原告递交起诉书送达被告处; 2、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若未在有效时期内递交答辩状,也不影响审理; 3、在开庭审理案件的前三天,法院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并发布公告; 4、法庭在调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