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法律规定如下: 1、实行综合工时制仅适用特定行业的用人单位,而且要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2、在计算周期内如果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时间的,超过部分按加班计算。综合工时制度仅是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方式,并不能因为实行了综合工时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 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 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
对于未满一个月期限的员工而言,其工资将基于实际出勤天数进行核算。而所谓工资,亦即指员工在确立了正式雇佣关系后,应获得的薪酬收入,它是由法定用人单位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或者与员工达成的协议,以货币形式向员工支付的对其劳动付出的回报。当员
职工累计工作年限满一年,自第二个年度开始享有带薪年休假。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
一、什么是计件工作计件工作是以劳动定额决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因此,认定计件工作加班时间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劳动定额。《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
在国务院法规中,对职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使用的为连续工作,对非本单位工作使用的为累计工作。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
不定时工作制加班工资工作制:在这种工作制下,劳动者每一个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
参加工作时间的认定如下: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
工作时间,又可以称为“劳动时间”。主要指按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以及一周之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长度主要由劳动法直接规定,或是由集体合同、或者是劳动合同进行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如果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目前的法定工作时间是:国家实行劳动者从全年日历时间365天中扣除52个星期的公休日104天,扣除法定节假日11天,全年应工作250天,每月平均工作20.83天,每天工作8小时。按此推算,每个月平均应工作约167小时。劳动者工作时间包括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