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支票票据权利时效
支票票据权利时效

支票票据权利时效

2020-02-09 380
普法内容
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在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七条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六个月;(三)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票据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据当事人依法确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票据权利时效到期,持票人可以请求返还未支付金额吗
    票据权利时效到期,持票人可以请求返还未支付金额吗

    可以。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风险提示:票据权利的行使期限: (一)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

    2024-06-05 39
  • 已逾票据权利失效日
    已逾票据权利失效日

    票据权利的消灭是指出现一定法律事实而使票据权利不能行使、不复存在或不受保护的法律状态,即票据上的付款请求权或追索权基于一定的事实而客观地丧失其存在。票据权利消灭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票据本身因撕毁等原因而灭失,则因票据权利载体不复存在,票据权

    2020-11-29 2,866
  • 票据权利和票据责任区别
    票据权利和票据责任区别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软请求权和追索权。票据权利与票据同时存在,不持有票据,就不能行使权利,凡是善意取得票据的人也就取得票据权利。

    2020-06-21 496
专业问答更多>>
  • 持票人对票据出票人的权利什么时候消灭, 支票即支票即支票即失效?

    《票据法》规定,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该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票据权利的消灭的情形:(1)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两年。见票

    2022-03-15 15,340
  •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吗?

    我国《票据法》第4条第4款规定:“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那么票据权利的内容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付款请求权又

    2022-03-13 15,340
  • 支票中“票据权利时效6个月”与“提示付款期限10天”的关系。

    支票提示付款期限10日,超过法定期限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但出票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出票日起6个月票据权利消灭,超过6个月的,出票人不再承担票据责任。支票的持票人超过规定的提示付款期限的,丧

    2022-10-05 15,340
  • 票据权利的有效条件

    票据行为效力的有效条件如下: 1、行为人具有从事票据行为的能力; 2、意思表示是真实的; 3、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票据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

    2022-06-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支票与期票的区别 01:11
    支票与期票的区别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支票与期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支票与期票的开票人不相同。一般转账支票和期票是由单位或者个人开出的记名支票,而银行和现金本票,通常是由单位或者个人向开户银行申请,再由银行所开出的记名支票; 2、两种票据对应的到帐时

    2,738 15,340
  • 期票与支票有什么区别 01:19
    期票与支票有什么区别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支票与期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两种票据对应的到帐时间不相同。支票一般会在收到的当天,就可以直接到自己的开户银行进帐,而期票则需要在票面上注明的日期当天或之后的时间,才可以进帐; 2、支票与期票的开票人不相同。一般

    4,652 15,340
  • 虚开发票罪追诉时效 01:20
    虚开发票罪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公安机关以及司法机关追究犯罪分子犯罪责任的期限。除了刑法的特殊规定,超过追诉时效往往意味着无法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与量刑幅度有关,应根据各罪中的量刑幅度来确定追诉时效。虚开发票

    11,53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