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首先需要确定举报人的不实举报是恶意陷害还是证据不足; 2.如果主观恶意陷害,可能涉嫌诬陷陷害罪,情节严重的需要追究不实举报人的刑事责任; 3.如果不实举报人是因证据不足或者无主观故意,只是行驶了公民监督权力但由于失察举报失实,需另当别论
恶意报假警,违反规定,其行为妨害了公安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依法应给予治安行政处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批评教育,造成损失拘留。
不会,如果不知情的,就不构成违法,更不属于犯罪,没有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
1、如果不知道是假酒而销售的,是不会构成刑事犯罪的,所以当事人要举证自己并不知情,这样就能免于刑事处罚。 2、烟酒在我国是属于特殊的商品,经营烟酒是需要取得相应经营资质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卖假烟假酒的情
"知情不举"是指故意隐瞒已知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不向主管单位或司法机关报告的行为,也称为"知情不报"。 根据法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发现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的,有权利也有
1、对于知情不举的行为如果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窝藏、包庇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不知情销售侵权产品无需承担侵权责任,也就并不需要支付罚款,但是此时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2、销售侵权产品的行政处罚标准是: (1)责令停止侵权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③没收、
电信诈骗不知情的员工一般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也就不涉及量刑的问题。单位犯罪的,一般只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法,而其他的人员是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直接负责人员是指的在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犯罪并起较大作用的人员。员工是
打老人的行为,要按照情节的严重程度处理。有两种情况:1、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金。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上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