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应该如何认定呢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应该如何认定呢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应该如何认定呢

2024-06-02 7
普法内容
根据劳动保障部《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等有关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形一般包括: (1)终止劳动合同的;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因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供劳动条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4)因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5)因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或者不按规定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报酬,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6)因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集体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7)因用人单位扣押身份、资质、资历等证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8)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9)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理解“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如何理解“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因本人原因”“由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因此,如只具备任何一个条件,则为“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比如,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即是

    2020-10-06 39
  • 哪些人员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哪些人员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答: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具体情形包括: 1.终止劳动合同的;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因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供劳动条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4.因用人单位以暴力、胁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2024-06-05 22
  • 非本人愿意中断就业是什么意思
    非本人愿意中断就业是什么意思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指劳动者是被用人单位辞退或者裁员的。一般被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都可以认定为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2021-01-16 20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如何处理?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断就业。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对哪些情形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作了规定,主要包括:终止劳动合同,职工

    2022-03-14 15,340
  • 正确认定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非本人原因中断就业的人员是指下列人员: (一)终止劳动合同的; (二)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第 二、三项与用人单

    2022-11-03 15,340
  • 如何将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改为非本人意愿?

    自愿离职的,人力部在停社保时,统一按照“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操作,修改不了的。辞退或者是解散的等情况,属于“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操作。

    2022-11-01 15,340
  • 失业就能领失业保险金吗,何为“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才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

    2023-02-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非法拘禁中的殴打情节如何认定 01:26
    非法拘禁中的殴打情节如何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

    2,029 15,340
  • 因工死亡如何认定 01:15
    因工死亡如何认定

    因工死亡的认定首先要求被认定为工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第二种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这

    7,527 15,340
  • 恶意抢注商标该如何认定 00:53
    恶意抢注商标该如何认定

    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的认定,具体如下: 1、复制、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 2、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抢注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标的行为; 3、抢注他人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4、其它以不正当手段抢注他人商标的行为。 恶意抢注商

    634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