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包庇罪的构成四要件有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包庇罪的构成四要件有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包庇罪的构成四要件有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023-03-01 18
普法内容
包庇罪的构成四要件有: (一)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 (三)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追诉和刑事执行的正常活动; (四)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窝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n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包庇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有没有法律规定
    包庇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有没有法律规定

    包庇罪的犯罪构成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 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

    2023-02-05 17
  • 徇私枉法罪构成要件有哪些与包庇罪有何区别
    徇私枉法罪构成要件有哪些与包庇罪有何区别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有: 1、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所谓徇私、徇情枉法,是指出于个人目的,为了私利私情而故意歪曲事实,违背法律,作错误裁判。徇私徇情可以表现为以下

    2020-02-11 109
  • 使用假币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使用假币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使用假币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即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的行为。

    2024-06-04 13
专业问答更多>>
  • 包庇罪是如何构成的,有哪些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作虚假证明或者帮助隐匿、毁灭罪证和湮灭罪迹,借以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主观方面必

    2023-11-29 15,340
  • 如何构成包庇罪,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构成包庇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 4、客观方面由为犯罪的人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构成。

    2023-12-01 15,340
  • 法律如何规定包庇罪的构成形式

    窝藏、包庇罪是如何构成的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

    2022-11-11 15,340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包庇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符合下列条件即可判断构成包庇罪: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3、犯罪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追诉和刑事执行的正常活动;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包庇犯罪分子

    2023-10-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00:53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个是主体要件,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主观要件,是指行

    3,412 15,340
  •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04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点: 1、客体要件,冒名顶替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替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

    660 15,340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4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