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虚假宣传能收房吗
虚假宣传能收房吗

虚假宣传能收房吗

2024-04-23 22
普法内容
在私人间进行房产交易时签订的合约,只要不曾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相关条款,一般情况下都是具备法律约束力的。 这需要合同的双方都具有合法的行为能力,且双方的意愿必须真实、明确。 一般来说,私人房产买卖合同在符合这些条件的前提下都是被承认有效的。 房产买卖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买卖合同,其含义是指卖家将房产交付给买家,同时将所有权转移至买家手中,而买家则需向卖家支付相应的价款。这种合同具有买卖合同的一般特性,但同时也具有其独特之处。 房产买卖合同是一份关于一方向另一方转移房产所有权,而另一方则需支付价款的协议。其中,转移所有权的一方被称为卖家或出卖人,而支付价款并获得所有权的一方则被称为买家或购买人。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健身房宣传减肥虚假宣传吗
    健身房宣传减肥虚假宣传吗

    部分商家为在对比展示中获得优势,采用电脑技术处理照片,此举导致消费者受骗上当。上海工商部门提醒,减肥瘦身行业收费相对较高,虚假广告可能引发消费者健康与经济方面的双重损失。 消费者应对减肥瘦身类广告保持审慎态度,避免盲从那些不负责任的许诺及宣

    2024-05-07 38
  • 售楼部虚假宣传房能退吗?
    售楼部虚假宣传房能退吗?

    1、可以,广告中虚假的描述在买卖过程中误导了购房者,导致购房者对交易的标的、价款、性质等要素产生重大误解,就可以退。 2、如果广告对房屋与相关设施所作的描述明显脱离了事实,对质量、环境、价格等重要事项所做的说明明显虚假,对购房者所作的允诺明

    2021-01-13 21
  • 图片能够构成虚假宣传吗
    图片能够构成虚假宣传吗

    图片仅供参考一般是不构成虚假宣传的,但若图片与产品相差过大,严重的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刑法》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7-30 16
专业问答更多>>
  • 虚假宣传属于虚假宣传吗

    属于虚假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

    2022-01-29 15,340
  • 虚假宣传怎么处罚,虚假宣传怎么赔偿,虚假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

    2022-07-19 15,340
  • 能否通过虚假宣传来收取房屋?

    在私人之间进行房产交易时签订的合约,只要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具有法律约束力。这需要合同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法律行为能力,且双方的意愿必须真实、明确。 一般来说,私人房产买

    2024-11-08 15,340
  • 如何看待商家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

    2022-08-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卖房者虚假宣传要如何维权 01:03
    卖房者虚假宣传要如何维权

    购房者遇到卖房者虚假宣传的,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购房者可以到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投诉,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处以行政处罚,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经营者虚假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

    422 15,340
  • 被投诉虚假宣传一般怎么处理 01:12
    被投诉虚假宣传一般怎么处理

    被投诉虚假宣传的处理如下:1、积极自查。作为卖家,在接到买家投诉你虚假宣传时,一定要积极进行自查,查看自己宣传广告语是否是出现了夸大其词的成分;2、联系买家。作为电商卖家,在接到买家的投诉后,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应该积极联系买家沟通处理;3

    5,903 15,340
  • 虚假广告能起诉合同纠纷吗 01:05
    虚假广告能起诉合同纠纷吗

    虚假广告,可以合同纠纷为案由进行起诉。在合同成立的过程中,由于虚假广告内容的不真实,可以归结为民事欺诈。在规范这种现象中,我国的行政法规、刑事法律、民事法律都对此有所规定。消费者主要根据民事法律法规,追究广告商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63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