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有哪些惩罚?,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有哪些惩罚?,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有哪些惩罚?,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2024-05-08 23
普法内容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只要触犯这一罪行的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管理的法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的枪支,是指《枪支管理法》中规定的枪支及枪支零件。《枪支管理法》中规定: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如军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体育竞技用的各种枪支;狩猎用的有膛线的猎枪、散弹枪、火药枪、麻醉凶猛动物用的麻.醉枪以及发射金属弹丸的汽枪等。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规定仿制生产假药罪既遂该咋惩罚?
    法律规定仿制生产假药罪既遂该咋惩罚?

    仿制生产假药罪既遂的判刑,包括三点: 1、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并处罚金; 2、如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其他严重情节,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 3、如果导致人死亡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2020-01-29 156
  •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最多判多少年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最多判多少年

    对于犯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的人,最多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管理的法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

    2020-06-13 33
  • 非法制造弹药罪有哪些量刑幅度
    非法制造弹药罪有哪些量刑幅度

    非法制造弹药罪量刑幅度是: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弹药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制造弹药的行为。

    2020-02-27 148
专业问答更多>>
  • 盗窃弹药罪中既遂有哪些惩罚?

    根据法律规定,盗窃弹药罪既遂的惩罚有:行为人盗窃弹药,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9-24 15,340
  • 法院对非法运输弹药罪既遂该如何处罚,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非法运输弹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管理的法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4 15,340
  •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会判多长时间?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情节严重的,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并具有牟利、抢劫、报复杀人或其他目的。

    2023-09-03 15,340
  • 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犯非法制造弹药罪既遂会受到的处罚是: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指的是违反国家枪支弹药管理法规,私自制造枪支弹药爆炸物的

    2023-05-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01:11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是禁止任何人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的。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枪支管理的规定,私自挪用、隐藏枪支弹药,危害公共安全且拒不交出的行为。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1、行为人

    912 15,340
  •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01:19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1,735 15,340
  • 实际控制人法律上如何认定 01:14
    实际控制人法律上如何认定

    有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规定,一般常见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等文件中。简单概括,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被认定为“可以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同时可以被认定为是公司的实

    8,83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