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侵占罪量刑规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侵占罪量刑规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侵占罪量刑规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024-04-10 27
普法内容
侵占罪量刑: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n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2023刑法上对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是如何规定的
    2023刑法上对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024-05-20 16
  •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是一样的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是一样的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

    2024-04-18 26
  • 渎职侵权犯罪如何量刑的法律规定
    渎职侵权犯罪如何量刑的法律规定

    1.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根据刑法规定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

    2024-05-18 21
专业问答更多>>
  • 侵占罪起刑点是如何规定的,有没有法律规定

    侵占罪起刑点规定为一万元。根据法律规定,侵占罪具体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2023-09-09 15,340
  • 侵占罪会如何量刑,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对侵占罪应这样量刑: 1、行为人构成侵占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如果存在侵占数额巨大等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非法占有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数额较

    2023-08-29 15,340
  • 法律上规定的侵占罪立案数额是多少如何量刑

    1.侵占罪立案数额标准:年颁布的刑法第271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06-13 15,340
  • 刑法中如何规定侵占罪既遂量刑标准?

    刑法规定侵占罪既遂量刑标准: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为绝对的亲告罪,没有任何的例外。

    2023-08-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刑法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00:56
    刑法职务侵占罪如何认定

    刑法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

    2,056 15,340
  • 刑法中关于强奸罪是如何规定的 01:03
    刑法中关于强奸罪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强奸罪的规定如下: 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行为人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3、如果行为人有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等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

    644 15,340
  •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00:55
    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

    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肖像权,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不能够使用其肖像作为营利的手段,如未经当事人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商标、广告、装饰等。单纯就摄影而言,作品如果是没在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而拍摄取得的,即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展览、发表也不可以,

    1,52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