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见死不救是否违法
见死不救是否违法

见死不救是否违法

2023-02-04 2
普法内容
见死不救,如不负特定义务,一般不构成犯罪,属于道德上的谴责。 一、在刑法理论中,有一种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一种情况,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没有做的情况。 二、见死不救若构成犯罪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而未履行,但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即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二十一条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n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可否惩治见死不救
    法律可否惩治见死不救

    没有法定义务的人,即使见死不救的,法律也无权进行干涉。但负有法定义务的特定主体,应当救人且能救人而不救,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2021-03-03 142
  • 见死不救属于违法的行为吗
    见死不救属于违法的行为吗

    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却见死不救,是犯法的,是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在刑法理论中,有一种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一种情况,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没有做的情况。不作为的成立需要具备

    2020-03-29 136
  • 老婆见死不救违法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老婆见死不救违法吗,法律依据是什么

    夫妻一方见死不救是违法的,如果情节严重,甚至会构成犯罪。 夫妻双方之间存在忠诚、互相帮助以及扶养的义务。 有救助义务的人,在能救助的情况下不救助,就会构成犯罪。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需要扶养的一方,在

    2022-02-09 87
专业问答更多>>
  • 见死不救 是否违反刑法?是否承担责任?

    没有法定义务的人,即使见死不救的,法律也无权进行干涉。但负有法定义务的特定主体,应当救人且能救人而不救,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2023-12-03 15,340
  • 争鸣:“见死不救”,是否有罪

    看是否有救助的义务和救助的能力,对于前者如父母面对孩子受到生命威胁,负有救助的义务,又如成年人带孩子出门游玩导致孩子陷入陷阱,也有救助义务,还有保姆对婴儿的合同义务等等。而后者指法律不强人所难。还要看

    2022-10-21 15,340
  • 2022年法律可否惩治见死不救

    对他人有救助义务的人见死不救的,法律会进行惩治,但是对他人没有救助义务的人见死不救的,法律不会进行惩治。但法律还是会鼓励人民积极伸出援手,例如,《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2022-11-24 15,340
  • 见死不救是否构成刑事案件

    1、见死不救,如不负特定义务,一般不构成犯罪,属于道德上的谴责。 2、如果故意见死不救的人负有以下义务,如果他违背了该义务,那么这种情况下故意见死不救就涉嫌犯罪或违法、违纪: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如

    2022-07-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让婆婆见孙子违法吗 01:09
    不让婆婆见孙子违法吗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享有法定探望权的应当是子女的父母。除非有特殊原因,原则上探望权只能由未成年子女 的父母行使。特殊原因是指,比如未成年子女的父亲或母亲已经去世,那么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应该可以主张探望权。或者未成年子女从小就是由爷

    2,101 15,340
  • 救护车闯红灯违法吗 01:10
    救护车闯红灯违法吗

    救护车闯红灯不违法。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

    10,348 15,340
  • 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否违法 01:00
    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否违法

    满五不唯一离婚避税是违法的。为避税假离婚有可能涉嫌逃税,我国相关法律均明确规定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任何人均不得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段,进行偷税、漏税,以及逃避纳税义务,否则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应当被

    2,81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