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留置权成立的法定条件
留置权成立的法定条件

留置权成立的法定条件

2024-06-11 15
普法内容
积极条件如下: (1)债权人占有债务人之动产。债权人须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 (2)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人的债权未届清偿期,其交付或返回所占有标的物的义务已届履行期的,不能行使留置权。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无支付能力的除外。 (3)动产之占有与债权属同一法律关系。 消极条件如下: 1.对动产的占有不是基于侵权行为; 2.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不得留置; 3.留置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4.留置不得与留置人所承担的义务相抵触。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第四百四十八条债权人留置的动产,应当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是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 第四百四十九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 第四百五十条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合同留置权怎么条件下成立
    合同留置权怎么条件下成立

    留置权的成立的条件应当是债权人合法占有了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履行其到期债务。此时债权人可以留置债务人的该动产,并且有权对该动产进行优先受偿。

    2021-02-26 131
  •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4点)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4点)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 (积极要件) 1、债权人占有债务人之动产。债权人须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 2、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人的债权未届清偿期,其交付或返回所占有标的物的义务已届履行期的,不能行使留置权。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无支付能力的除外。

    2022-12-17 29
  • 买卖留置权合同的法律特性和成立条件
    买卖留置权合同的法律特性和成立条件

    买卖留置权协议法律特性包括物权性,不可分性,以及从属性。成立条件如下: 1、债权人具有动产。 2、与债权有牵连关系。 3、债务已到履行期。 4、无妨碍留置权的情形。

    2021-01-22 114
专业问答更多>>
  • 成立留置权的方法

    根据民法典法律制度的规定,留置权成立的要件包括: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且债权人需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动产的占有与债权属同一法律关系;企业之间留置不受同一法律关系之限制。 物权受到侵

    2024-11-22 15,340
  • 留置权的设立和成立的条件是怎样的?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而且该动产与该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的,则成立留置权。留置权人负有妥善保管留置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财产的孳息

    2022-08-05 15,340
  • 成立留置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怎样的

    成立留置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的发生与该动产有关。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法手段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在由此产生的债权未得到清偿前留置该项财物并在超过一定期限仍未得到

    2023-08-16 15,340
  • 成立留置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成立留置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人已经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没有履行其到期债务等,此时债权人可以留置该动产并且优先受偿。

    2023-08-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仓储合同成立的条件 01:11
    仓储合同成立的条件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仓储合同成立的条件为: 1、仓储合同为不要式合同,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这种合同只要符合合同法中的要求,就可以成立,无须以交付仓储物为合同成立的要件; 2、仓储合同和一般的合同成立的条件一样,仓

    1,204 15,340
  • 强奸罪成立条件 01:18
    强奸罪成立条件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适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该犯罪行为对象是妇女,一般认为是已满14周岁的少女与成年妇女。被害妇女的社会地位、思想品德、生活作风、结婚与否等均不影响本罪的成立。该罪的犯罪构成如下:(1)客

    1,224 15,340
  • 竞业限制义务的成立条件 01:21
    竞业限制义务的成立条件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成立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五项条件:1、书面约定。因为竞业限制关系到员工的择业权和生存权,而并非属于企业内部制度可以约定的事项,故企业应当与涉密员工单独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在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2、特定的主体。

    1,756 15,340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