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撤销合同是什么之诉
撤销合同是什么之诉

撤销合同是什么之诉

2024-06-20 7
普法内容
看情况来判定: 其 一、如果撤销合同是指撤销权的话,那么就是形成之诉; 其 二、如果撤销合同不是依撤销权提起,而是依请求权提请撤销的诉,应当是给付之诉。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合同之诉与撤销之诉的区别
    合同之诉与撤销之诉的区别

    区别在于:合同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意思表示有瑕疵当事人的利益,而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合同撤销权是在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有瑕疵,且已成立的合同应撤销的情形下行使。

    2021-02-26 156
  • 撤销之诉与合同之诉的区别,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撤销之诉与合同之诉的区别,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撤销之诉与合同之诉的区别在于,合同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意思表示有瑕疵当事人的利益; 而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合同撤销权是在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有瑕疵,且已成立的合同应撤销的情形下行使; 债权人的撤销权行使的情形是债

    2022-06-27 20
  • 合同撤销之诉为合同纠纷吗
    合同撤销之诉为合同纠纷吗

    合同撤销之诉属于合同纠纷的范围之内。合同撤销之前,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撤销之后,合同失去了法律效力。撤销的合同涉及合同是否继续履行的问题,合同继续履行或者不履行都涉及到合同的纠纷。因此,撤销合同属于合同纠纷的范畴。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行使撤

    2022-04-13 635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区别合同之诉与撤销之诉

    在很多时候,债权人是有撤销权的,撤销权是当债务人为了避免还债而将自己财产进行转移的时候行使的,那么撤销权和债券之诉的区别是怎样的?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实施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

    2022-10-18 15,340
  • 2022年怎么区别撤销之诉与合同之诉

    在很多时候,债权人是有撤销权的,撤销权是当债务人为了避免还债而将自己财产进行转移的时候行使的,那么撤销权和债券之诉的区别是怎样的?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实施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

    2022-12-02 15,340
  • 撤销权之诉前提是什么?

    上诉必须符合以下4个条件:必须是原案件的当事人提起上诉;必须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必须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必须提出上诉状。

    2023-12-07 15,340
  • 合同撤销之诉能否提出反诉?

    合同撤销之诉能提出反诉。反诉须在本诉进行中由被告向受理本诉的法院对原告提出,反诉与本诉之间应有牵连关系、适用同一诉讼程序,且受诉法院应有管辖权。

    2023-08-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怎么提起公司撤销之诉 01:00
    怎么提起公司撤销之诉

    公司撤销之诉针对的是公司决议。公司决议若内容违法则无效,若程序违法则可撤销,而公司决议属于无效,还是可撤销均需经由法院予以确认。根据我国的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对包括董事会决议在内的公司决议,瑕疵的救济方法做了专门的规定,公司股东或者股东大

    1,471 15,340
  • 合同撤销的条件和方式是什么 01:33
    合同撤销的条件和方式是什么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想要撤销合同,就必须使用法定的方式、满足法定的条件。具体来说,合同的撤销权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由法院来撤销合同。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合同相对方滥用合同撤销权,造成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同

    1,092 15,340
  •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期限 00:53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期限

    第三人撤销权之诉的时效是:第三人应该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的6个月内提起诉讼,逾期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予驳回。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法律规定的第三人,优于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

    2,070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