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

2021-02-17 19
普法内容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认定如下: 1、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五千条以上”“五万条以上”; 2、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标准是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标准是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标准是: 1、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 2、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 3、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4、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 5、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2020-05-24 23
  • 侵犯公民信息罪的情节有哪些?
    侵犯公民信息罪的情节有哪些?

    侵犯公民信息罪批捕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2020-11-18 110
  •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情节严重的标准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情节严重的标准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认定“情节严重”: 1、传播面,具体包括设立网站、发布信息数量和访问数量。很多从事诈骗活动的犯罪分子会申请很多近似的域名而指向相同的网站,如针对工商银行制作钓鱼网站,犯罪分子将网站内容托管到服务器后会申请诸如等近似于工商银

    2020-07-10 1,058
专业问答更多>>
  • 侵犯共公民个人信息司法解释中认定情节严重情形有哪些

    侵犯共公民个人信息司法解释中认定情节严重情形有哪些 1、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

    2023-11-04 15,340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在北京市XX是指什么情形?

    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

    2022-10-02 15,340
  • 刑拘在北京市XX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特别严重是指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

    2022-10-01 15,340
  • 连云港市对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定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2023-03-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规定有哪些 02:44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规定有哪些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规定有: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

    3,184 15,340
  • 侵犯公民信息罪罚金一般多少 01:07
    侵犯公民信息罪罚金一般多少

    法律并没有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罚金数额是多少,因此法院会根据具体犯罪情节来决定罚金的数额。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1,351 15,340
  • 诽谤罪情节严重判几年 01:06
    诽谤罪情节严重判几年

    诽谤罪是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

    1,68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