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符合以下要素会构成逃离部队罪: 1、主体要件:主体为现役军人; 2、主观要件:主观上由直接故意构成,并有逃避继续服兵役的目的; 3、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 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逃离部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
逃离部队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崇高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兵役法》对公民如何履行服兵役的义务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明确要求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一般为现役军人,但是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征召或者拒绝、逃避军事训
构成要件 1、罪体 行为逃离部队罪的行为是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这里的违反兵役法规,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国防法、兵役法及其他涉及兵役方面的法律规定。逃离部队,是指为逃避服役而擅自离开部队或者逾期拒不归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条件:客体上侵犯的是国家的兵役制度;客观方面明知自身行为触犯兵役相关的法律,违反作为军人的义务相关实施了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上必须是正在服兵役的人员;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犯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兵役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一般为现役军人,但是在战时,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征召或者拒绝、逃避军事训
寻事滋事罪的构成条件有: 1、行为上。行为人的行为方式和手段,对受害人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危害结果。寻事滋事是指行为人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结果上。行为人的行
拐骗行为在刑法上对应的罪名是拐卖妇女、儿童罪,其构成要件包括四个:1、客体要件:该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妇女、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2、客观要件: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实施了其中一项
冒名顶替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点: 1、客体要件,冒名顶替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替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