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侵犯商标权行为的认定
侵犯商标权行为的认定

侵犯商标权行为的认定

2024-05-01 11
普法内容
(1)假冒注册商标 假冒注册商标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商标的行为。 (2)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产品 并非所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都要承担赔偿责任,只有明知或者应知是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仍然进行销售的,才构成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同时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其销售的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商品的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5)给他人的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怎样定义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侵权如何认定
    怎样定义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侵权如何认定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企业通过大肆的宣传提高商品知名度,通过品牌效应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而消费者在挑选商品、辨识商品真伪时,通常是认牌购货,也因此导致了因商标引起的商标侵权或者被侵权行为屡见不鲜。那么怎样定义商标侵权行为,商标侵权如何认定?

    2024-06-01 34
  • 商标权的侵权行为有什么,哪些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商标权的侵权行为有什么,哪些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商标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商标权被侵犯怎么办 一、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权 (一)未经权人许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标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对这类行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使用”的理解。侵权人对商标的“使用”与商标权人的使

    2024-05-20 45
  • 商标侵权行为的商标侵权行为的成立条件
    商标侵权行为的商标侵权行为的成立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的,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1、有违法行为存在; 2、有损害事实发生; 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4、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2020-05-09 161
专业问答更多>>
  • 针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认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

    2022-05-05 15,340
  •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应如何定性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2022-04-09 15,340
  • 怎么认定侵权人侵犯注册商标的行为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

    2022-12-09 15,340
  •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定界定是什么,商标侵权犯罪行为的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

    2022-04-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商标侵权认定标准 01:18
    商标侵权认定标准

    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可以参考下列标准: 第一,有违法行为存在。侵权行为人存在《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条例中规定的侵权行为。比如:没有经过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

    5,088 15,340
  •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01:03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 1、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是需要注意,认定此种行为构成侵权,需要满足该行为容易

    1,881 15,340
  • 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定侵权行为 01:09
    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定侵权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法定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下面四种: 第一,采取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对外进行披露,或者擅自使用、允许

    1,151 15,340
商标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