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不知情销赃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不知情销赃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不知情销赃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2020-11-21 91
普法内容
“销赃罪”已经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构成该罪要明知所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物品是犯罪所得的赃物。如果不知情,就不构成违法,更不属于犯罪,没有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销赃罪量刑标准65000的怎么判
    销赃罪量刑标准65000的怎么判

    销账65000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犯罪所得收益罪,知道是犯罪所得财产还进行窝藏、转移、收购并且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进行隐瞒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和罚金;情节较为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0-31 113
  • 2023最新销赃罪量刑标准
    2023最新销赃罪量刑标准

    销赃罪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的标准是:1、行为人主观上是知道所处理的东西是犯罪所得的,但是还是做出了相应的行为;2、对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所以就是主观上的故意

    2022-12-29 1,106
  • 怎么认定销赃知不知情
    怎么认定销赃知不知情

    销赃指的是销售赃物,其赃物是犯罪分子犯罪所得的财物。对于如何认定销赃不知情,并不会简单依据当事人的口供,还会通过客观情况来认定是否知情,如物品不会在市场明面上卖、明显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等。对于销赃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处最高

    2022-04-16 2,588
专业问答更多>>
  • 不知情销赃罪的量刑标准,如何量刑,怎样交涉受贿的

    不知道赃物的销售不构成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了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的犯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需要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所产生的收入。

    2021-12-13 15,340
  • 不知情销赃罪犯罪要如何量刑

    如果并不知情,不是销脏罪。 在我国,指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代为出售的行为。明知是犯罪所得,低价收买归己,或低价收买后高价卖出从中渔利,也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行为。如果双方事

    2022-05-10 15,340
  • 不知情的收赃罪有什么判刑标准

    因不知情而收赃的,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刑。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仍收购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11-24 15,340
  • 销赃罪最低量刑时间是多久销赃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最高院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指导意见: 1、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

    2022-07-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知情销赃罪拘留多久 01:01
    不知情销赃罪拘留多久

    不知情销赃,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不会被拘留,但是需要证明自己确实不知情。一般只有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才会构成犯罪。如果不知情的,就不构成违法,没有法律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如果

    5,063 15,340
  • 收赃销赃罪多少金额要判刑 01:16
    收赃销赃罪多少金额要判刑

    收赃销赃罪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犯罪嫌疑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还有犯罪所得产生的,价值三千元到一万元以上的收益,那么就已经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以立案追究。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

    3,133 15,340
  • 入户盗窃量刑标准是什么 00:59
    入户盗窃量刑标准是什么

    入户盗窃,指的是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进入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和侵占公私财物管控权的行为。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入户盗窃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或实施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

    2,66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