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由普通法院实行违宪审查权在宪法法理上,宪法解释权和违宪审查权均由同一国家机关行使,实际上宪法解释权是违宪审查权的一种附属权力,没有违宪审查权即没有法定解释宪法的权力,且此种权力为排他性权力,一旦宪法授予某一国家机关行使,则其他国家机关无
普通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方式有: 1,具体的违宪审查,亦称“附带的违宪审查”。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诉讼时,法官对所适用的法律、法令是否符合宪法做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判; 2,抽象的违宪审查,即由宪法法院或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就法律是否违反宪法做
司法审查和违宪审查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审查方式,区别在于审查的侧重点不同,具体如下: 1、司法审查:司法审查是指在诉讼程序中,对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的正确与否进行的法律审查。其重点在于审查案件本身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法律适用是否正确; 2、违
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
合宪性审查和违宪审查的区别如下:1,主体不同:违宪审查的主体是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而监督宪法实施的主体则具有多样性,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违反宪法的行为提出批评,要求纠正;2,结果不同
在解决法院是否可以行使违宪审查权前,先了解一下基本概念,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
合宪性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从理论上说,合宪性审查制度是与具有根本法意义的宪法同时产生的,但在实践中,这一制度的形成要晚于宪法的出现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到法院查询案件信息,一般有六种方式:1.直接去法院立案庭查询,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查询法院案件,可以去法院的立案大厅的案件查询窗口查询案件进展。2.打电话给法官查询,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给承办案件的法官直接打电话的方式向法官了解案件,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