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事审判监督是否有两年限制?
民事审判监督是否有两年限制?

民事审判监督是否有两年限制?

2020-11-09 117
普法内容
民事审判监督有两年限制。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因此在两年内仍未审结的,可以进行审判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审判监督,审判监督程序的审限是多久
    什么是审判监督,审判监督程序的审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

    2024-07-04 38
  • 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否与两审终审制相矛盾?
    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否与两审终审制相矛盾?

    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否与两审终审制相矛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审判监督程序是针对个别案件的独立审判程序,并非一般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普通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而审判监督程序是纠正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

    2024-06-16 58
  •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上的事由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上的事由

    提起再审程序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必须适格。本法院提起再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再

    2020-10-13 179
专业问答更多>>
  • 刑事审判的审判监督制度,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

    一、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区别二者区别如下: 1、审理的对象不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再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既可以是

    2022-10-26 15,340
  • 审判监督期间期限有几年?

    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职权提起再行审理的特殊诉讼程序。目的在于对已生效而确实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通过再次审理并作出裁

    2022-07-28 15,340
  • 刑事审判的制度,刑事审判的审判监督制度

    一、刑事审判的死刑复核制度死刑复核制度是指审查核准死刑案件所遵循的程序和方式方法的规则。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

    2022-10-27 15,340
  • 什么叫审判监督,审判监督程序的审限是多长时间

    审判监督是指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新闻媒体等,人民法院体系内还可以有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监督的形式可以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人民法

    2021-04-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 00:58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以下三点,分别是: 1、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对象是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二审程序的审理对象是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 2、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理由是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确有错误;二审程序对上诉理由未作限制; 3

    836 15,340
  • 董事监事资格的限制是什么 01:13
    董事监事资格的限制是什么

    根据《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资格的限制条件有: 1、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因为贪污、贿赂、侵占、挪用他人财产、或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导致被判处刑罚的,执行期满没有超过五年的,或因为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没有超过五年

    1,691 15,340
  •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00:5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如下: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大及其常委会

    14,452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