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1、行政执法,是指在实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 2、一般认为,行政执法行为既包括抽象的行政行为,也包括具体的行政
正当行政程序的基本要求包括: 1、为维护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和人格尊严提供程序性保障; 2、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合法行使,体现法制政府和文明政府的理念; 3、促进行政权合理行使,提高行政效率; 4、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1.主动性。行政执法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一种活动,它必须依职权积极自觉地采取行动,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进行行政执法,否则,就可能失职或是玩忽职守。这是行政执法不同于行政司法的一个特点。行政司法行
行政执法包括的种类有: (一)羁束裁量的行政执法与自由裁量的行政执法。 (二)依职权和依申请的行政执法行为。 (三)需受领与不需受领的行政执法行为。 (四)单方性的与双方性的行政执法行为。没有法定依据
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领导组织和推动生产中的安全工作,贯彻《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规、制度在本企业得以正确执行。
一、行政执法主体需要具备下述条件: (1)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 (2)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法的依据。 (3)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4)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
行政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如下: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作出行政处分的主体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监察机关,作出政务处分的主体为各级监察机关。政务处分的对象也比原来的行政处分范围扩大了。行
行政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第一,行政行为有确定力。确定力的意思是行政行为一旦生效,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就不能随意变更或者撤销,具有不可争辩的效力; 第二,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指的是在行政行为生效后,对行为主体以及行政
行政执法程序如下:执法人员应巡查中发现违法、违规案件事实确凿,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执法人员依法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在法定期限内交至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