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过失犯罪会如何判刑
过失犯罪会如何判刑

过失犯罪会如何判刑

2020-06-07 125
普法内容
过失犯罪,刑法规定为犯罪的,才需要判刑。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的处罚一般比同条件下故意犯罪的处罚轻。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缓刑后过失犯罪会如何处置啊?还会继续判刑啊?
    缓刑后过失犯罪会如何处置啊?还会继续判刑啊?

    我国刑法的缓刑制度,是一种相对于监禁刑的有条件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处罚制度,即如果在法定的期限内不违反相应的规定,便可以不执行所判刑罚,是一种考验刑。反之,则需收监执行所判刑罚。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

    2024-05-21 17
  •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都会被判刑吗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都会被判刑吗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一般都会受到刑事处罚,但是过失犯罪要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才会被定为犯罪,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犯罪。

    2020-04-27 122
  • 过失犯罪行为有哪些,这样过失犯罪会判刑多少年?
    过失犯罪行为有哪些,这样过失犯罪会判刑多少年?

    过失犯罪就是说行为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件事情所会导致的危害社会的后果,但由于行为的疏忽大意没能预见到这种危害,或者是行为已经想到了可能会发生这种危害后果但是相信自己可以避免这种后果,不让这种后果发生,但真实的结果是结果确实发生了

    2024-06-02 16
专业问答更多>>
  • 对75周岁的老人过失犯罪如何判刑?会判刑吗?

    对于年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一样可以适用刑事拘留、逮捕。因为法律只规定了符合这个年龄标准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并没有规定不适用刑事拘留、逮捕。 相关法

    2022-08-08 15,340
  • 老人犯下过失伤人,刑法75周岁过失犯罪如何判?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十一、将刑法第七十二条修改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

    2022-08-08 15,340
  • 缓刑后过失犯罪会如何处置啊?还会继续判刑啊?

    我国刑法的缓刑制度,是一种相对于监禁刑的有条件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处罚制度,即如果在法定的期限内不违反相应的规定,便可以不执行所判刑罚,是一种考验刑。反之,则需收监执行所判刑罚。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

    2023-04-09 15,340
  • 直接犯罪和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院如何量刑呢?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

    2023-04-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超过5年犯罪可判缓刑吗 01:00
    超过5年犯罪可判缓刑吗

    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不得适用缓刑。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适用缓刑的首要前提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则没有适用缓刑的可能性。第二,适用缓刑要求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

    1,780 15,340
  • 未成年犯罪会判死刑吗 01:28
    未成年犯罪会判死刑吗

    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把14周岁以下称为无行为能力人。14周岁以下故意杀人,并不会被判刑,但监护人会承担民事责任,对被害人家属赔偿。15周岁到18周岁的,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上刑事责任,我国还没有判过未成年人死刑。未成年人犯

    2,628 15,340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90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