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共同侵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共同侵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共同侵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2022-04-14 423
普法内容
共同侵权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权; 2、排除障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继续履行; 8、赔偿损失; 9、支付违约金; 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1、道歉。共同侵权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有哪些方式可以承担民事责任
    有哪些方式可以承担民事责任

    可以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具体如下: 1、停止侵权、排除障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 2、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2022-04-15 315
  •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那些种,有哪些规定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那些种,有哪些规定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被侵权人对于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正在进行的或继续之中的侵权行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终止,它可以适用于各种侵权行为,只要这种违法行为正在进行之中或在延续的情形下; (2)排除妨碍排除妨碍是由侵权人解除因其行为引起的妨碍他人正

    2024-05-15 19
  • 共同侵权的共同承担责任
    共同侵权的共同承担责任

    共同侵权侵权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权利人可以在连带责任人的范围内可以任意选择,可以向侵权人中的一人主张全部赔偿责任也可以同时向所有侵权人主张赔偿责任。

    2022-01-20 114
专业问答更多>>
  •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如何承担侵权责任

    一、承担侵权责任有哪些方式1、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包括:(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赔偿损失;(7)赔礼道歉;(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2、以上

    2022-03-06 15,340
  • 有哪些方式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023-07-30 15,340
  • 承担特殊侵权责任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1、监护人对被监护人侵权承担的责任; 2、用人单位就工作人员职务侵权承担的责任; 3、接受个人劳务方就提供劳务方的劳务侵权承担的责任; 4、生产者的产品责任; 5、机动车侵害非机动车的交通肇事事故责任

    2023-11-03 15,340
  • 如何承担共同侵权民事责任?

    第八十七条规定,或者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

    2022-08-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 00:58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具体如下: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继续履行;8、赔偿损失;9、支付违约金;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1、赔礼道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

    2,449 15,340
  • 单位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01:01
    单位犯罪承担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只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根据规定,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737 15,340
  • 合同承诺有哪些方式 01:23
    合同承诺有哪些方式

    合同的承诺方式包括了明示承诺和默示承诺这两种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和民法典的规定,要约经由承诺,即双方达成一致合意后合同成立。因此,当事人的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关键。而当事人可以通过通知的方式,也就是明示的方式,向要约人发出承诺;或者根据当事人的

    1,060 15,340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