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2020-07-15 280
普法内容
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 1、主观方面不同,过失致人死亡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而意外事件主观上既不存在犯罪的故意,也不存在犯罪的过失; 2、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意外事故,法律不认为是犯罪,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防卫过当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
    防卫过当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过失致人死亡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2020-05-01 178
  • 倒车致人死亡是过失还是意外
    倒车致人死亡是过失还是意外

    倒车致人死亡是过失还是意外要根据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倒车致人死亡可能作为意外事件,仅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2、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该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会对驾驶员依法判刑。 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赔偿项

    2023-06-07 24
  • 过失致死要件与故意致死如何区分
    过失致死要件与故意致死如何区分

    过失致死要件与故意致死的区别如下: 1、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侵犯的对象是别人的生命权,客观上,别人因过失死亡,主要要件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结果有过失的心理状态; 2、犯罪与故意伤害致死区分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主观上有故意

    2022-03-30 165
专业问答更多>>
  • 意外事件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分

    意外事件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分如下: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上行为人都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2024-05-03 15,340
  • 如何区分意外事件与过失杀人的区别?意外事件与过失杀人有什么区别

    在生活中,如果两人在争吵过程中,一人不慎将另一人推到,而此人有特殊病症,病发死亡,那么对于该过程应当如何定性?如果行为人知道对方有特殊病症而故意为之又应当如何定性?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意外事件与过失

    2022-03-09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一)、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

    2022-03-22 15,340
  • 交通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法律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

    2022-03-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 01:11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刑法的定义指的是因普通过失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然是因为行为人过失导致的,即应该预判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却因为行为人大意而未预见的,或者已经预见却自信可以避免的,最终导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

    2,083 15,340
  •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 01:21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以下两点区别: 1、两者的性质不同。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

    1,006 15,340
  •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93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