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被判有偿陪侍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被判有偿陪侍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被判有偿陪侍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0-04-06 326
普法内容
下面我将针对有偿陪侍的法律界定问题,做简单分析如下:有偿陪侍行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行为。目前关于有偿陪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仅仅在《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四条中规定,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提供或者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行为,也不得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行为提供条件。对于娱乐场所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提供或者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行为,也不得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行为提供条件。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营利性陪侍处罚依据
    营利性陪侍处罚依据

    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业整顿3个月至6个月;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娱乐经营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2020-08-01 2,028
  • 有偿陪侍的法律界定,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有偿陪侍的法律界定,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 有偿陪侍主要是指通过对“情感”、“旅游”等进行“陪护”和“陪伴”来换取报酬的行为。在中国的营业性质娱乐场所中,提供以营利为目的的陪酒、陪唱等有偿陪侍都是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 娱乐场所及其从业

    2023-08-31 26
  • 什么叫有偿陪侍不要钱算有偿陪侍吗
    什么叫有偿陪侍不要钱算有偿陪侍吗

    有偿陪侍”主要是指通过对“情感”、“旅游”等进行“陪护”和“陪伴”来换取报酬的行为。在中国的营业性质娱乐场所中,提供以营利为目的的陪酒、陪唱等有偿陪侍都属违法行为。目前只有对营业场所的处罚,没有对参与陪侍人员的处罚。《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娱乐

    2024-06-16 39
专业问答更多>>
  • 有偿陪侍的法律界定,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有偿陪侍主要是指通过对“情感”、“旅游”等进行“陪护”和“陪伴”来换取报酬的行为。在中国的营业性质娱乐场所中,提供以营利为目的的陪酒、陪唱等有偿陪侍都是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四条

    2024-10-04 15,340
  • 有偿陪侍处罚的法律条文

    “有偿陪侍”主要是指通过对“情感”、“旅游”等进行“陪护”和“陪伴”来换取报酬的行为。在中国的营业性质娱乐场所中,提供以营利为目的的陪酒、陪唱等有偿陪侍都属违法行为。目前只有对营业场所的处罚,没有对参

    2023-06-11 15,340
  • 2022ktv有偿陪侍怎么写

    有偿陪侍可以认定为违法行为。在我国的营业性质娱乐场所中,提供以营利为目的的陪酒、陪唱等有偿陪侍都属违法行为。 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娱乐场所提供或者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陪侍的,由县级公安部门没收

    2023-01-27 15,340
  • 有偿陪待服务,公安部对有偿陪侍的规定是什么

    这个是违法的,条例明文规定禁止的行为。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不得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下列行为提供条件: (一)贩卖、提供毒品,或者组织、强迫

    2024-08-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370 15,340
  •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01:11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抚恤金的分配的法律依据有: 1、可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分配。 2、可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

    2,344 15,340
  •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01:35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可以根据以下的法律法规进行伤残鉴定: 1、可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相关规定,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针对受害人的受伤情况鉴定具体的伤残等级,以便确定赔偿金额。 2、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受害人要对自己的受伤

    733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