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正常离职得情况有哪些
非正常离职得情况有哪些

非正常离职得情况有哪些

2020-03-09 352
普法内容
非正常离职的情况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等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正常情况下离婚需要哪些证件
    正常情况下离婚需要哪些证件

    前提是要经过夫妻之间的友好协商,两方都有意愿进行离婚,而且要签订离婚协议后,离婚协议书上要表明在有子女的情况下的子女归属问题,财产分割问题等等的解决结果,才可以携带材料去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所需材料如下: 1、证明自己身份的相关证件身份证、

    2024-05-13 21
  • 员工非正常离职工资结算规定有哪些
    员工非正常离职工资结算规定有哪些

    员工非正常离职工资结算规定有:员工非正常离职是可以拿到相应工资的,但是如果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

    2020-08-04 840
  • 非正常离职有什么后果
    非正常离职有什么后果

    非正常离职的后果如下: 1、用人单位对非正常离职的职工可按旷工处理,给予除名; 2、按照国家规定,非正常离职的劳动者不享受任何待遇,企业将有权停止继续缴纳自离职工的社保及公积金。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

    2023-02-02 33
专业问答更多>>
  • 非正常离职有哪几种离职程序有哪些?

    离职分正常离职与分正常离职。非正常离职指的就是,没有按照规定的离职程序办理离职。 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 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

    2023-06-14 15,340
  • 不正常的离职属于什么情况

    正常离职指的是劳动者个人意愿主动申请离职,或其他客观因素必须离职如劳动者不能再适应岗位;非正常离职一般是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给予其辞退决定,或劳动者擅自离职等

    2023-04-09 15,340
  • 正常去职与非正常去职有何区别

    辞工为劳动者主观原由解除劳动关系;去职可为劳动者主观原由,也能够是客观原由解除劳动关系,辞工隶属去职的一种。去职就是离开现有的职位。公私机关的工作人员因退休、辞工、停职、免职、丧命等原由,脱离其所担任

    2022-07-09 15,340
  • 非正常离职的五种原因,判断离职的标准有哪些

    正常离职是指劳动者自愿申请离职,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必须离职。如果劳动者不能再适应工作岗位,;非正常离职一般是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给予辞退决定,或者劳动者擅自离职。

    2021-11-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正常离职后社保是怎么处理 01:28
    正常离职后社保是怎么处理

    正常离职后员工的社保,可以办理转移或者办理转出。离职后已经找到了新单位的,那么员工可以办理转移手续,由新的单位进行续保。离职后没有找到新单位的,可以转由自己个人进行续缴,从单位的账户转移到自己的账户当中。具体流程是: 1、离职后已经找到了新

    3,096 15,340
  • 犯罪未遂的情况有哪些 01:08
    犯罪未遂的情况有哪些

    犯罪未遂的情况具体如下: 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是行为人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

    1,130 15,340
  • 遗嘱在哪些情况下有效 01:25
    遗嘱在哪些情况下有效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指的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生前的遗产或者其他事务所做的个人处分,并且于立遗嘱人死亡开始发生效力的一种法律行为。 出现以下情况,遗嘱的即可生效: 1、立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

    964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