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间接故意为什么不存在未遂
间接故意为什么不存在未遂

间接故意为什么不存在未遂

2020-08-05 1,388
普法内容
间接故意不存在未遂是因为: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2)没有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 (3)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在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主观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希望的态度,不另存在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客观危害结果没有发生,即假设中的未遂,行为人主观上又没有希望的态度,缺乏故意的意志因素,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都不具备犯罪成立的要件,其行为就不构成犯罪。所以,此时的间接故意犯罪行为就根本无未遂可言,因而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为什么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完成形态
    为什么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完成形态

    未完成形态是犯罪修正形态的一种,因为我国刑法的法条的犯罪都是按照既遂规定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未遂、中止。

    2020-03-22 688
  • 我弟弟间接犯罪了,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形态吗?
    我弟弟间接犯罪了,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形态吗?

    刑法分则中有关故意犯罪的条文,除了某些条款明确规定构成某一犯罪必须具备特定的犯罪目的,需要由直接犯罪故意才能构成以外,一般故意犯罪条款中都包括了直接犯罪和间接犯罪两种形式。因此,司法实践中在制作法律文书时,不应当出现构成直接故意某某罪,或间

    2024-06-04 20
  • 间接故意未遂的表现
    间接故意未遂的表现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形态。因为在间接故意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是持一种放任态度,当法律程度上的危害结果发生时,则已成立犯罪既遂

    2020-11-29 207
专业问答更多>>
  • 犯罪未遂能作为间接故意么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从刑法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已经

    2022-06-29 15,340
  • 间接故意存不存在犯罪目的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因为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危害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具有明确的指向即确定的目标,必然要有为

    2024-09-20 15,340
  • 间接故意存在犯罪是否既遂,怎么规定

    间接故意犯罪存在犯罪既遂。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间接故意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也是故意犯罪,会有不同的犯罪形态。

    2023-11-29 15,340
  • 间接故意犯罪可能存在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吗

    可能存在,比如甲和乙吵架,致乙心脏病突发,乙让甲拿药,而甲却离开了,甲在明知不给乙药的情况下会致乙死亡,而乙心脏病的突发和他有关,如果乙没有死亡,则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至于犯罪中止应该是没有,反正我是

    2022-10-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280 15,340
  •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01:10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是怎么认定的

    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的认定主要有: 1、行为人追求一个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他人死亡的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

    1,333 15,340
  •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9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