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守约方当事人是可以依据仲裁协议仲裁申请继续履行合同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因合同产生纠纷的,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请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采仲裁裁决之后,当事人仍然享有向法院起诉的权利,但这必须要严格遵守有关法规所规定的条件。举例来说,若在仲裁裁决做出并生效之后,人民法院依法律程序对其进行了撤销或宣布不予执行的决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便有权选择就相关争议事项向法院发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在发生纠纷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
仲裁法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因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第一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如果对方在第一
经仲裁裁决后又起诉是否可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认定,如果是劳动仲裁,仲裁裁决之后如果对结果不服的情况,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如果是其他的纠纷,仲裁之后一般不能起诉。
合同规定的仲裁裁决一般不能提起诉讼,但当事人拒绝接受仲裁裁决的除外。当事人要求仲裁的,可以按照仲裁协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接受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撤诉后,可以再仲裁。撤诉分为已按撤诉处理和申诉人申请撤诉。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需要再次立案审理。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从撤诉那天重新开始计算。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需要从劳动争议发生那天起的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当事人要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需要由当事人双方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这个协议可以是在产生纠纷之前就订立的,也可以是在产生纠纷之后的才达成的仲裁协议。仲裁是一裁终局的,仲裁和诉讼只能够选择一种方式来解决。如果选择了仲
根据我国《合同法》和《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合同约定仲裁不可以起诉。仲裁与诉讼是商事实践中常用的纠纷解决机制,那么在合同纠纷中,一方申请了仲裁,另一方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