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缓刑的阐述
缓刑的阐述

缓刑的阐述

2024-05-29 23
普法内容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第56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阐述党员的监督义务
    阐述党员的监督义务

    党员的监督义务是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意见和诉求;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揭露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2021-11-07 301
  • 简要阐述侦查的基本原则
    简要阐述侦查的基本原则

    侦查的基本原则如下: 1、侦查原则是侦查活动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为了顺利地完成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揭露证实和和缉捕犯罪这一侦查工作任务; 2、在犯罪侦查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群众的原则;遵守法制的原则;迅速及时

    2022-12-21 87
  • 阐述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阐述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决策的类型如下: 1、按决策范围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性质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3、按决策主体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4、按决策问题的可控程度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决策的影响因素:

    2023-03-24 58
专业问答更多>>
  • 监外执行刑满怎么阐述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办法。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的罪犯,

    2022-08-13 15,340
  • 阐述法律保障

    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时间及方式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名称;写清楚借款金额;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写清楚借款的利息,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数字前后不要留白

    2022-10-26 15,340
  • 如何阐述借据

    借据是一种应用文,用于个人或单位借用现金或财物时所写的凭证。它也被称为借条。 借据(条)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从发文的角度来看,它可分为个人和单位两种。个人在借他人或单位的钱

    2024-12-04 15,340
  • 民事法律关系阐述

    民事法律关系详解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特征(1)主体的私人性。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它的主

    2022-10-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 01:18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是:死刑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一律处死。而死缓是指行为人应当判处死刑,但情况又没有严重到必须立即执行死刑,于是判决应处行为人以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死缓期间若符合相应条件,后果可能有:执行死刑

    6,813 15,340
  • 缓刑与假释的区别 01:16
    缓刑与假释的区别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缓刑与假释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缓刑通常适用于依法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以及已满75周岁的人,应该宣告缓刑;而假释则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692 15,340
  • 诈骗罪判缓刑的标准 00:55
    诈骗罪判缓刑的标准

    诈骗罪是否适用缓刑需要结合具体诈骗金额和犯罪情节等决定,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和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适用缓刑的首要条件。结合诈骗罪的量刑标准,犯罪分子诈骗公私财物达三千元至一万元内的

    96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