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垫付办公款属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吗
垫付办公款属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吗

垫付办公款属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吗

2020-08-20 95
普法内容
垫付办公款属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争议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内吗?
    劳动争议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内吗?

    劳动争议并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属于行政复议范围之内的是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以及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但是劳动争议应当通过协商、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2020-02-28 171
  • 什么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受理范围
    什么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受理范围

    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4、家庭或者个人与

    2024-06-02 48
  • 企业和职工之间属于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
    企业和职工之间属于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

    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如下: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

    2023-01-06 26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争议案件不在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内吗哪些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范围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案件,不在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内。《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七条规定,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一)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

    2022-02-11 15,340
  • 哪些劳动争议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法释(2001]14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

    2023-06-12 15,340
  • 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的七种劳动争议

    下列七种情形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范围: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经办社会保险事务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争议,如补缴、漏缴、欠缴、延缴社会保险费、办理退

    2022-05-07 15,340
  • 劳动争议是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吗

    劳动争议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行政复议的范围有: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

    2023-06-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纹身属于什么经营范围 00:56
    纹身属于什么经营范围

    纹身属于医疗美容行业经营范围。营业执照的办理流程为:1、核准名称:确定公司类型、名字、注册资本、股东及出资比例后,可以去工商局现场或线上提交核名申请;2、提交资料:核名通过后,确认地址信息、高管信息、经营范围,在线提交预申请。在线预审通过之

    9,756 15,340
  • 仲裁受理范围 01:23
    仲裁受理范围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因此,只要当事人之间达成仲裁协议的,都可以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下列纠纷不能仲

    2,274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 01:04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向仲裁委员会的申请进行仲裁,之后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

    4,944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