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警的几个违法行为
交警的几个违法行为

交警的几个违法行为

2020-12-11 176
普法内容
交警扣车的违法行为有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驾驶人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等。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车辆: (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 (三)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四)公路客运车辆或者货运机动车超载的; (五)机动车有被盗抢嫌疑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警察打人的行为违法吗
    警察打人的行为违法吗

    警察打人的行为一般是违法行为,对此你可以采取适当的正当防卫,事后可以向其部门负责人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如果警察合法实施抓捕行为,遭遇反抗,警察无责,被打的人是妨害司法的行为。 正当防卫需要满足的条件: 1、只有在不法侵害行为客观存

    2024-01-21 718
  • 交警记分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交警记分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交警记分是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处罚,而扣分属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科以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交警记分是行政行为。

    2020-03-17 183
  • 交警执法几个人是合法的
    交警执法几个人是合法的

    交警执法二人合法。除简易程序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时,交通警察不得少于二人。交通警察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员出示《人民警察证》,告知被调查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向当事人发送联系卡。

    2020-11-24 32
专业问答更多>>
  • 交警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依法履行职责时,严禁下列行为:1、违法扣留车辆、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和机动车号牌;2、违反规定当场收缴罚款,当场收缴罚款不开具罚款收据、不开具简易程序处罚决定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金额;

    2022-01-26 15,340
  • 交警队可以和交警强制措施警示的违法行为吗?

    交警大队可以对车辆采取强制措施。交警大队执法时,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依法扣押车辆,以制止交通违章,避免危害。

    2021-12-17 15,340
  • 警察的违法行为警察不得有哪些行为

    《警察法》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三)弄虚作假,隐

    2023-09-05 15,340
  • 狱警的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什么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规定:第十四条监狱的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索要、收受、侵占罪犯及其亲属的财物; (二)私放罪犯或者玩忽职守造成犯罪脱逃; (三)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罪犯;

    2023-08-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最高可以处几日拘留 01:09
    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最高可以处几日拘留

    谎报火警是违法行为,最高可以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

    7,022 15,340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1,158 15,340
  • 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00:59
    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上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

    3,941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