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用微信发过去的委托书有法律效力吗
用微信发过去的委托书有法律效力吗

用微信发过去的委托书有法律效力吗

2024-06-22 16
普法内容
用微信发过去的委托书有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能够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能够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n(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n(二)意思表示真实;\n(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委托书通过微信发给的有法律效果吗
    委托书通过微信发给的有法律效果吗

    严格说,委托书需要原件。但是你要看对方是否接受微信传输的照片。

    2024-05-12 20
  • 委托书通过微信发过去了没有效果是真的吗?
    委托书通过微信发过去了没有效果是真的吗?

    用微信发过去的委托书满足下列条件是有效的: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主体意思表示真实;委托书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有效条件等。法律规定,合同的形式可以是口头、书面和其他法定形式。

    2021-03-08 130
  • 通过微信拍照的委托书有用吗
    通过微信拍照的委托书有用吗

    的确具有法律效力。就证据层面而论,影印件作为其纯粹副本的形态存在,在技术设备条件之下可能遭到修改伪造,因此仅仅一张扫描件所蕴含的证明力极其微弱,除非对方对此予以承认认可,否则必须向法庭提供额外有力的相关证据来相互印证,从而构筑成完整的证据链

    2024-04-19 17
专业问答更多>>
  • 2022年通过微信发的委托书有用吗

    看情况: 一、如果该委托书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并且签订委托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委托书内容合法的,则通过微信发的委托书有法律效力,有相应的

    2022-11-22 15,340
  • 委托书过期了用微信发的可以吗

    有效,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有效的。 但是如果从法律风险上说,仍建议采取书面原件的方式,以防发生纠纷的时候难以证明双方当时的合意,从而不能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2023-10-24 15,340
  • 微信收到的委托书有效么?

    有效。从证据角度来说,影印件作为复印件的形式存在,从技术上可以被篡改,因此单单扫描件的证明效力是很低的,除非对方对扫描件认可,否则需要提供其它相关证据进行佐证,形成证据链条,扫描件才能成为证据。 授权

    2023-07-18 15,340
  • 老板跑路了,微信里发的委托人手写的委托书,委托别人变卖资产抵员工工资,这样的有法律效力吗?

    可通过法律途径劳动维权。第一,用人单位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并应缴纳社保、及时支付工资。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第二,支付双倍工资已一年为限,最多支付十一个月,经

    2022-09-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用微信打借条有效吗 01:12
    用微信打借条有效吗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电子数据是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微信、QQ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式,或者储存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在微信上的借条是属于电子数据,也是证据种类之一,但是,如果要用微信的聊天记录,来作证明

    15,218 15,340
  • 不具法律效力的合同有用吗 00:56
    不具法律效力的合同有用吗

    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理论上来讲是相当于没用的合同。因为根据《民法典》合同编中的规定,尤其是第四百六十五条第一款和第二款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且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反过来说,若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具有合同无效的情

    2,385 15,340
  • 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01:26
    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其是否符合法律生效要件来确定,具体的条件如下: 1、出具承诺书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出具承诺书是否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 3、承诺书的内容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承诺

    566 15,340
个人债务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