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司法认定是怎样的
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司法认定是怎样的

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司法认定是怎样的

2021-08-12 15
普法内容
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按照借贷关系处理。当事人以订立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之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以订立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当事人根据法庭审理情况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作出的判决生效后,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金钱债务,出借人可以申请拍卖买卖合同标的物,以偿还债务。就拍卖所得的价款与应偿还借款本息之间的差额,借款人或者出借人有权主张返还或者补偿。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民间借贷,法院应如何认定合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民间借贷,法院应如何认定合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名为房屋买卖合同,实为借贷的合同,法院会按照民间借贷进行审理并判决的。

    2024-06-16 8
  • 名为买房实为借贷的上诉状怎么写
    名为买房实为借贷的上诉状怎么写

    名为买房实为借贷的上诉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卖方)在卖出债券给债券购买人(买方)时,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以约定的价格,由卖方向买方买回相等数量的同品种债券的交易行为。”

    2024-04-29 7
  • 名为房屋租赁实为房屋买卖的效力认定
    名为房屋租赁实为房屋买卖的效力认定

    主要看双方当事人的合同是怎样约定的。如果约定是买卖房屋,必须要经过房产部门过户才具有法律效力。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在我国,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证制度,即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商品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

    2024-07-03 8
专业问答更多>>
  •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贷,产生纠纷后会怎么认定

    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

    2022-10-09 15,340
  • 名为房屋买卖实为借款的协议

    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当事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拒绝变更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2022-08-23 15,340
  • 如何纠正名为买卖实为借贷担保的合同

    不知情下为“名为买卖实为借贷”合同担保,担保人不承担担保责任。由于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性质不同,借款合同项下的担保人担保负担明显大于买卖合同项下担保人的负担。在没有明确告知担保人的情况下,合同性质的变

    2023-04-22 15,340
  • 当事人名为买卖实为借款的上诉状是什么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名为买卖实为借款的上诉状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

    2022-06-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名为买卖实为赠与房子怎么判 00:58
    名为买卖实为赠与房子怎么判

    名为买卖实为赠与的房子,一般会被认定是赠与而非不是买卖,也就是受赠人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该合同也会被认定是赠与合同,并且适用赠与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

    3,056 15,340
  • 什么样的行为能被认定为自动投案 01:26
    什么样的行为能被认定为自动投案

    被认定为自动投案的行为是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没有被司法机关发现的时候,或者虽然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发现了,但是犯罪嫌疑人还没有受到询问或者强制措施,主动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投案的行为。 具体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生病了或者受

    667 15,340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179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