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事故报工伤有时间限制吗
交通事故报工伤有时间限制吗

交通事故报工伤有时间限制吗

2020-01-20 164
普法内容
如果单位不在一个月内为你申报工伤,你应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一年内申报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交通事故报警限制时间?
    交通事故报警限制时间?

    交通事故报警时间的限制,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案,如果没有立即报案,需要在报警后十日内提供相应证据,无法提供证据,交警部门会因证据灭失,无法证明事故发生的事实而不再受理。

    2020-10-21 204
  • 工伤报销有没有时间限制?
    工伤报销有没有时间限制?

    申报工伤有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用人单位未申请的情况下,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申请。

    2020-03-14 379
  • 工伤时间认定是什么事故,有时间限制吗
    工伤时间认定是什么事故,有时间限制吗

    《工伤保险条例》给单位的申请时限为30天(事故发生之日算起)时效为1年。《工伤保险条例》给职工本人或近亲属的时限也是时效为1年(事故发生之日算起)。最晚提交不能超过1年。 (1)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的申请一般先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事故

    2024-06-13 41
专业问答更多>>
  • 交通事故伤情鉴定时间限制吗,交通事故伤情鉴定时间有没有限制规定

    一、交通事故伤情鉴定时间有限制吗 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具有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当向

    2022-03-07 15,340
  • 交通事故处理有时间限制吗,限制时间是多少?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十日内制作书。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验、鉴定结果确定

    2022-09-02 15,340
  • 工伤时间上报有报费限制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患有职业病,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受伤的劳动者可以上报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2022-01-01 15,340
  • 发生工伤事故后,工伤判定后报销期限有时间限制吗

    一般情况下,对于后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后,再根据进行赔偿,此外,国家对报销时间并没有限制的规定。

    2022-09-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中有误工费吗 01:09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中有误工费吗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中有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

    1,693 15,340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是多久 02:05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时间是多久

    检验、鉴定、评估机构、人员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委托或者当事人委托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评估。检验、鉴定、评估结果确定后,应当出具书面结论,由检验、鉴定、评估人签名并加盖机构印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检验、鉴

    2,630 15,340
  •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01:05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最长期限是十二个月。根据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1,006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